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弊端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秦始皇统一文字

提起秦始皇统一文字,几乎所有的论著、教科书,无不给予高度赞许,很少有人说过它有什么缺点。在评价时,几乎毫无例外地强调六国文字异形的问题,还常常举出7个奇形怪状的“马”字为例,似乎没有秦始皇统一文字,中国就会分化成为七种全然不同的文字,其后果难以设想。战国文字异形果真严重到这等地步吗? 倘若我们深入思索一下,就会发现许多疑点。

首先,战国时代是社会大变动、大发展的时期,生产力迅速提高,农业、手工业、商业大发展,社会制度大变革,科学文化进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什么唯独文字在开倒车呢? 其次,战国时代人们流动性大,交往频繁。纵横家更是出入各国,到处上书,却从来没有一条史料提到,有谁不认识对方的书信,还得请人当翻译的事。这说明当时的文字并没有成为交流思想的障碍。

那么战国文字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不妨作一下具体分析。从现有丰富的出土战国文字资料看,像“马”那样七国写法完全不同的字,可以说连 5 例也找不出来。东汉人许慎作的《说文解字》中,收罗了六国与秦写法不同字,称之为“古文”,总共400 个多一些,只占总字数不到5 %,也就是说95 %以上的字,七国是一致的。这 400 多个古文中,有两种写法的有36个,有三种写法的只有6个。没有一个字有 6 种写法的。在这些古文中,有不少字只是比小篆增减几笔或变动一下偏旁位置,有些字只是偏旁不同,而这些不同的偏旁大多读音相同或相近,或者含义相同或相近,稍作分析,也是不难读懂的,真正差距很大,难以辩认是是极少数。

倘若全面分析战国文字,就会发现它的主流是好的,应该充分肯定。主要表现在:

1 ,它使汉字进一步朝形声化方向发展,新的形声字大量出现。反映手工业发展的丝部的增加了一百来个,比西周春秋丝部字多了五倍。反映郡县城邑发展的邑部字增加了一百几十个,比西周春秋邑部字多了七倍多。

2 ,战国时代掌握文字的人日益增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文字简化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大批简化字,如美丽的丽,此时已简化了,山岳的岳已由繁体简化为岳。

3 ,文字向小篆、录书方向发展。不仅秦国文字演变为小篆、隶书,六国也在向小篆演变,魏、楚等国均出现了接近隶书的字体。

4 ,三晋、楚等国出现了多种标点符号,表述分句、分段之意。

5 ,出现了许多具有观赏性的艺术体,附加鸟、蛇龙形纹饰,或部分笔划变成蝌蚪、蚊脚形,再镶上金银,分外耀眼,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再看一下秦是怎样作文字统一工作的。说起来很简单,它只是下一道命令:“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即将六国中与秦文字不同的写法废除掉。显然,这是出于惟我独尊的考虑,而不是一次文字的改革。因此,评价必须一分为二:1、积极作用是废除了与秦文不合的异体字,有利于文字的规范,方便了文字间的交流。2、存在许多缺陷,如没有吸收六国的积极因素,特别是没有规范并推广标点符号,致使标点问题拖延到近现代,才得以解决。更没有吸收六国合理的简化字,致使已简化为丽、岳、法等字,仍写作繁体。本来秦存在小篆、隶书两种字体,两者相比,隶书更方便书写,然而它却偏偏采用小篆作为统一模式。

发人深省的是,文字的发展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实践中,隶书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很快取代了小篆,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字体。这证明,秦用小篆作为统一文字的做法,是不成功的。

还应指出,秦统治者下的命令,连他们自己在实际执行时,也是打折扣的,即以代表中央意旨的峄山刻石、秦权而言,其中“攸”“也”等字的写法,就与规定的小篆完全不同,更别说原来的六国了。

关于小篆的范本: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其价值除了主要为推行小篆提供范本外,还能起到启蒙读物的作用。其缺陷则与上面提到的缺陷大致相同。

显示全文
商鞅的历史观和人性论 商鞅的农战思想概略 韩非子的君利中心论 先秦时期兵家的治国思想 五行的起源 孟子的“性善论” 墨家和法家 孔子如何给人看相 道家与法家 庄子生平及思想简介 山东汉墓壁画还原孔子老子真容 孟子为何为难梁惠王 孔子经常赞美的人 庄子笔下的残疾人 孔子和他的理想 汉初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东汉的“全民读经热” 白虎观会议 王充思想的局限性 董仲舒论社会安定则注重“调均” 吴起改革的启示 诸子学的官方化 韩非子论社会控制 诸子思想总评 先秦法家政治思想 先秦墨家政治思想 先秦道家政治思想 先秦时期儒的特点 孟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家的教育思想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韩非子论社会变迁 韩非子论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从世官到墨子的“尚贤”主张 先秦法家的法制思想 韩非子的法制原则 孔子的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