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论社会变迁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晚期韩国人,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韩非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苟卿,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嬴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于狱中。韩非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秦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子强调社会变迁,与儒墨二家重视于古代盛事的社会治理方案不同,韩非子认为古代根本就不足取法。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韩非子认为,社会环境与社会状况都是变动不居的,所以治理社会的方法也应该随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古人能辞让,而今人不能辞让,都是势所必至的。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韩非子·五蠹总之,韩非子认为古人之所以轻易辞让,一是因为人民少而财有余;二是因为身居高位者尽义务多,得利益少。而后世人民做起来就很勉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力气”,在战国时代,不仅道德没有用场,就连智谋也属多余,人间只是弱肉强食之杀伐,谁最有力,谁就最优。

显示全文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法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 先秦时期儒的特点 先秦道家政治思想 先秦墨家政治思想 先秦法家政治思想 诸子思想总评 韩非子论社会控制 诸子学的官方化 吴起改革的启示 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弊端 商鞅的历史观和人性论 商鞅的农战思想概略 韩非子的君利中心论 先秦时期兵家的治国思想 五行的起源 韩非子论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从世官到墨子的“尚贤”主张 先秦法家的法制思想 韩非子的法制原则 孔子的经济思想 荀子的经济思想 墨子的经济思想 商鞅的经济思想 老子的经济思想 韩非子的经济思想 以名物训诂为特色 以求实切理为帜志 静为道家养心调神的第一功夫 左传与战国策的不同之处 “尽心知性”与自我拯救 “孟津之誓” 百家宗师—姜太公 中华第一哲人箕子 质疑姚明女儿国籍不如多盯裸官 彝族的祭天地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