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郎君乐”、“郎君唱”等,各地名称不一。“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如厦门大多称“南乐”;“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代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南音从中原走来
我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古乐的许多遗响与南音有相似之处,如先奏的五音之乐、音阶与宫调理论;宫角绕商等多重角的旋法特点;汉代的谱式记号及汉蔺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之演唱演奏形式;清商三调、相和五调等等均能在南音之中找其踪影。(拙挫文:《南音标准音诸问题》对以上现象已作了详细诠释,此文故之)难怪《泉州府志》载有明万历年间的晋江寒儒苏浚作诗云:"满径苍苍烟雨突,长空浪卷晓云沈。江头不断清商曲,留得春风与客心。"苏浚是位南音爱好者,他所指的清商曲若不是南音又能是什么呢?因此,古时泉州南音很可能也有清商曲之称谓。
中原古乐之所以存活于泉州南音之中,这与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现象不无关系。永嘉之乱(公元304-309年)晋人衣冠南渡。宋太平寰宇记:"东晋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固立南安郡(今泉州)景云二年改泉州和晋安郡(今福州)。"泉州考古学家们还不断发现晋江流域一带有大量晋人墓地,特别几年前,于丰州茂霞村发现晋代一墓葬,存有"部曲印"之陪葬品,这更是这一史实的重要见证。然而,南迁的晋人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一史实,同时表以对晋国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命名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为晋江。东晋亡后,南朝统治的一百多年历史,南迁在江左一带的晋人,依然觉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地陆续由浙江入闽北、转闽东,而最后又在这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偏安东南一隅,依山傍水,犹如世外桃源的晋江流域一带沿江而居。 唐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陇亩起义的王潮、王审治兄弟入闽,据有闽中五州,立为闽王,建立闽国。这次移民时间短而大批量。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设置招贤院,招贤纳士,中原士族如黄滔等纷纷迁地而南,一时泉州成为"海滨邹鲁"。此时的泉州经济和文化已相当发达,已是"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了。中原人的南渡,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必然带来中原优秀的音乐文化,这对当时泉州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音与梨园戏交融发展
为什么南音古乐能世代相传,久唱不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在历史进程中除了不断吸收兄弟乐种的声腔来丰富自己外,其决定因素是长期与梨园戏交融发展。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今开封)沦陷,北宋覆亡而迁都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赵宋皇族南外宗正司也自临安迁往泉州。遗臣、遗民们纷纷南移,一时泉州成为南宋的陪都。这时泉州港处于兴盛时期,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美誉。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文化的繁荣。以南音为基础,以带浓重的中州洛下正音的泉南腔为唱词吐音,并加以故事化了的梨园戏,此时应运而生。应该指出,它与宋室南迁而带来的宫廷文化如家庭班(又称家班戏)不能说没有关系。
梨园戏以南音为母体音乐,以南音"曲"为主要唱腔,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部分民歌以及其他戏曲声腔,诸如弋阳腔、昆山腔、青阳腔、潮调来丰富自己,而形成"上路"、"下南"、"小梨园"流派。南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宫廷走向民间,又从民间搬上舞台而形成一种个性独特,雅俗共赏的传统音乐。南音古朴、典雅、舒缓、低回的音调却最适合配以哀怨、忧伤、抒情、思念,特别是以爱情为题材的民间故事,因而,极富感染力与民众心灵相通,深受人们的青睐,有雄厚、坚实的群众基础。
《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就有《陈三五娘》等梨园戏的痕迹。它不仅记有南音的滚门曲牌,同时还标有唱词及南音工×谱的撩拍记号,这说明南音与梨园戏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
梨园戏的产生不仅丰富了南音的"指"与"曲"内容,同时通过演出实践而对南音的撩拍、乐器、定音等方面作了发展。撩拍方面由原来二分音符为一撩而紧缩为四分音符为一撩;乐器方面则由品箫代替洞箫;定音方面也由"以工为商"为标准音的洞管定音法,一改为"以×代工"的品管定音法。由于南音与梨园戏在历史长河中互为渗透吸收,互为交融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从某方面而言,梨园戏对南音所作的改革更贴近现实生活,群众也更乐意接受,这无疑起到完善南音和充实南音的作用,让南音艺术更具生命力。
不仅如此,闽南的其他地方戏曲,诸如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甚至芗剧(歌仔戏),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从南音中吸收养分来丰富自己,如歌仔戏最富特色的大广弦,不就是从南音二弦演化而来的吗?同样,闽南诸剧种在面向民众的演出过程中又不断地丰富了南音,实践了南音,让南音更贴近群众、更深入人心,而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泉州南音“脚踏金狮”礼仪的由来
1.过去,泉州弦管演唱时要搭锦棚,上面悬挂“御前清客”横彩,边上挂着木质银丝宫灯,台上正中安放着五把太师椅,左旁立有绣着黄龙的曲柄凉伞,演唱台的布置一切都按传统的法度而陈设。整个舞台张灯结彩、富丽堂皇,显得特别有气氛。
2.旧时弦管的演唱和弹奏者皆为男性,他们非常讲究衣着,一定要着长袍马褂上台演出。他们端坐太师椅,温文尔 雅,行为举止皆遵古风。发展到现在,南音演唱时更加讲究礼仪,穿短裤、背心、拖鞋者严禁上台演出。 3.演唱弦管时表演者有其固定的位置。五个座位次序是,歌者执节居中,歌者左边上首为洞箫,下首为二弦。歌者右边上首为琵琶,下首为三弦。其他的配器如响盏、小叫、木鱼、双铃、四宝及扁鼓等,分立后面两旁。 4.泉州弦管演唱者执节而歌的传统,与南唐长卷《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歌者所执的拍板相同。 一直延续着传统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形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当中,唯独南音有此表演形式,地方特色鲜明。
5.弦管乐器往昔以琵琶为重,坐在歌者左边上首的“大位”,演奏时也应由琵琶弹奏者先行上台入座,其他乐器弹奏者方可入座。后来“五少芳贤”晋京为康熙皇帝演奏时,康熙皇帝曾将洞箫接过来试吹,之后,此“大位”自然就让给吹箫者。
6.泉州南音演出时,台上都摆有两只木雕小金狮子让弹奏者垫脚,这种表演形式被称为“脚踏金狮”。这种独特的陈设和礼仪相传起源于清康熙年间,与泉州南音晋京演出受到康熙皇帝的恩宠有关。
7.弦管中的弹琵琶和二弦者,弹奏时往往都要跷起二郎腿,这是为了防止乐器滑落。泉州南音晋京为康熙皇帝演奏时,在至尊的皇帝面前跷起二郎腿,对帝王不恭敬也有失礼仪。泉州弦管高手不知怎么办才好。
8.还是康熙皇帝有办法,他灵机一动,命太监将龙椅之前的两只金狮子拿下来,一只放在弹琵琶的脚前,一只放在弹奏二弦的脚前,让他们垫脚,防止乐器滑落,以便更好地演奏,自此,泉州南音乐手有“脚踏金狮”的荣耀。 9.“脚踏金狮”现在已演化为四只金狮子,每个弹奏者都有金狮垫脚。泉州南音这种严格的演唱礼仪习俗, 古朴庄重,规范定型。“脚踏金狮”的礼仪展示了南音博大精深的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