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在长汀、连城两县交界处的“河源十三坊”(即 1 3个村社 )轮流祭祀珨瑚候王。当地人把瑚候王尊称为“公太”(公太 ,在闽西客家地区即祖先之意 ),因此 ,十三坊轮流 )奉祀珨瑚侯王又被通称为“迎公太”。十三坊中最早参加轮流祭祀珨瑚侯王的姓氏 ,大都是在宋末元初到元末明初这段时间迁入的。经过世代发展 ,当地的社会经济日益发达,宗族社会也逐渐形成 ,因此 ,从明代中叶起 ,便开始有了十三坊轮流祭祀珨瑚侯王的活动了。这种祭祀活动通过“十三坊联盟”来组织,每年都要召开十三坊代表会 ,而且一年之中还要举行各种集体性活动,如游公太、参公太等。通过这些活动 ,各乡村 (或宗族 )之间经常沟通、合作 ,也就必然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因而平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容易及时得到化解 ,这对一个地区的相对稳定,显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调查 ,该区域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什么械斗事件。
镇川庙祭祀珨瑚公王,据传即五代十国时创建闽国的闽王王审知(长汀称白马公王),庙在县南城外。宋绍兴(1131~1162)间建,明洪武(1368~1398)间重建,崇祯(1628~1644)末年水圮,顺治七年(1650)复建,后复圮,乾隆十年(1745)复建。为连城祀珨瑚公王最早建的庙宇。此外,祀王审知的还有莒溪璧洲的永兴庙、新泉和朋口马埔的珨瑚庙。
马埔珨瑚庙 建于明英宗正统(1436~1449)年间,占地约700余平方米,属斗拱梁结构,飞檐翘角,雄壮肃穆,是目前连城保护得比较完整的古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河源(过去宣和全乡叫上河源,朋口的马埔、张家营、洋坊、文坊、朋口五个村叫下河源,统称河源里)十三乡的群众都要举行祭祀庙会,文亨的湖峰、莒溪的璧洲、长汀县的塘背村曹屋等邻近乡村也参加十三乡的祭祀庙会。奉祀的乡村每年农历七月初四把珨瑚公太送
回庙里,叫“入庙”,二月初二让十三乡和邻近乡村的人去顶礼膜拜;二月初三或初四接去奉祀的乡村就将珨瑚公太抬去,叫“出庙”,也叫“入公太”。凡是轮到“入公太”的乡村就要游公太、请戏班唱戏和招待客人。
在长汀、连城一带,有一大型的传统活动为“祭公太”。这活动在长汀南山镇塘背村曹屋轮流举行,目的似为祭祀王审知。
活动从去蛤瑚庙迎接“公太老人”开始,由举行这个活动所在地派人去接,时间为阴历七月初始,公太老人被安置在各家祠堂。儿童扮八仙骑着竹马去迎接,还有其他人如彩旗队, 放铳开路的,非常热闹(本人曾在11岁时骑布马接公太,印象尤为深刻)。
活动在一定的区域内举行,主要以姓氏为依,十三年为一周期。活动正式开始时场面极其宏大,期间伴有各种活动,包括搭台唱戏等,许多人还将牲畜送到“公太老人”前宰杀,既表示对他的尊敬,也祈求好运。当活动在某个地方举行时,其余地方也要派人来参加,称为“迎公太”。这个活动保留了许多风俗,较有特色客家人祭祖不只是敬自己家祖先,也不忘祭祀当年率河南子弟兵开闽奠立基业的闽王王审知。在客家聚居地,多有祀奉闽王的庙宇,如连城各地的珞瑚庙、永兴庙,祀奉的便是被尊称为“各府公太”的闽王王审知。传说明朝初年河源里十三乡轮流祀奉“公太”,规定每年农历二月初三送“公太”回马埔珞瑚庙,初四日迎奉“公太”进村。明朝中叶这三地群众就分出香火各自建庙祭祀。随着时间推移,各地祭祀闽王的仪式逐渐演化成为一种带有很大娱乐成分的民俗活动,如长汀县南山镇塘背村曹屋每逢13年农历七月初四,广大群众从初一清早洗盥后就提着大阉鸡和香烛纸炮,前往庙里焚香点烛、割鸡献红花,也有的献三牲(鱼、肉、鸡),还有抬猪到庙里顶礼膜拜。处四早饭后,集合锣鼓、十番乐队、舞狮队、乐队、三角大彩旗、花台、神铳,抬着神像、香案等,排成长队,由庙坪出发,从村头游到村尾。沿路各家摆设香案食品焚香点烛烧纸放炮,以示诚敬。庙会期间还请来地方剧团演戏助兴,晚上游龙、游船灯、游龙灯。全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乐声不绝,各地亲属朋友都借此机会探亲访友喝酒娱乐,喜庆非凡。中原古老的这些民间娱乐活动形式也由此遗传下来,并与闽地原有民间娱乐形式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