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哭嫁俗闻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哭嫁”,是陕南姑娘出嫁时的一种仪式和传统风俗。“哭嫁”,不是真悲,实是“喜嫁”,哭里带喜的“唱嫁”。所谓“哭”,并非真哭,只是用特有凄凉韵调来表达、抒发出嫁者的感情,所以叫“哭嫁歌”。

“哭”的内容,可分为三种,一是“哭胞亲”,这是在喜期的先一天晚上或迎亲的人未到之前进行。“哭”罢父母,再“哭”兄弟姐妹,通过“哭”,叙述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未报,倾诉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难以割舍、拜托兄嫂要孝敬速带好年小的弟妹等。

例如“哭兄嫂”:

哭一声哥也叫声嫂呀,难割难舍骨肉同胞哟;兄嫂待妹千般好,为妹费心又操劳;这大恩小妹还未报,又得拜托二年高,爹娘前代妹多行孝。

二是“哭”百客。姑娘出嫁两天,亲威、朋友就送物品来(如被、单、衣、鞋)等,群众叫“添箱”出嫁者便要逐人“哭”。

三是“哭迎亲”(又叫“哭冤家”)。这是在迎亲的来后进行。也是“哭嫁”的尾声。它是以“哭”、“笑”、“讽骂”的反意来唱的,例如“哭红叶和押礼”:

“迎亲的来得实在早哟,那树上鸦鹊还没回巢”“押礼先生像条牛,走起路来慢悠悠、有心喂你一把草,怕你贪吃误时候。”“红叶牵线吃两头,不是冤家不聚头”。

据说,这种“哭骂”是对迎亲者的欢迎和感谢。此种习俗在秦巴山区农村较为流行。

显示全文
陕南人“说耍”有讲究 岚皋守号与狩猎 山阳面花俗 延安“献场糕” 汉中生育风俗 石泉民舞 石泉民歌 勉县及岐山的武侯祠庙会 镇坪风俗习惯 旬阳行路习俗 宜川秧歌 安塞的剪纸和民间绘画 汉中草龙舞 长安大蜡 陕南吃剖膛俗闻 汉中滑竿 壶口斗鼓 陕西民族宗教 甘井镇面花 白水仓颉庙会 咸阳缠足 石泉旧时民俗风尚与禁忌 安康年俗 旬阳“灯会”“社火” 紫阳改嫁习俗 汉阴传统节日习俗 别有风情的报路歌 宁强丧葬习俗 协税社火 沈阳行为禁忌风俗 大连赏槐会 锦州民间文化节 锦州中元节 营口望儿山母亲节 沈阳锡伯族西迁节和抹愚节 锦州蒙古族饮食 辽阳称谓与礼仪 海城最早的戏曲 冰峪沟赏灯会 铁岭英武实用的坎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