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结婚风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旧时男女一般在十八周岁以上结婚。婚期选择双日子,以求吉利。婚期定后,女方置办嫁妆,称为“陪送”;亲友们赠送礼物,称为“添箱”。男方设新房,打制家具,铺新床,办酒席。

婚期当天早上发轿,轿杆上放一只公鸡随带四色礼,回来时,女方给一只母鸡名为“跟轿鸡”,表示双双对对,回来时不走原路,沿途要燃放鞭炮。女方有送亲的,一般都是新娘的叔伯、哥哥、舅舅,送亲的称“上客”、“大宾”。喜轿回到男家时,新娘、新郎由宾相搀扶,双双拜堂,先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双亲,最后新郎新娘对拜。拜后,由家人在地上次递传送麻袋称为“传代”,为新娘铺路到洞房。另有撤帐人端起放有五谷杂粮、枣子、铜钱的箩筐,口唱撤帐歌,将筐中物品撒放在新郎新娘的头上,直到进入洞房。再用称杆桃开新娘的盖头,意为称心如意。

合礼后新娘站在床沿边“装新”,这时闹房的便开始了。闹房时还唱闹房歌。唱词有“看新娘、贺新郎,一进洞房喜洋洋,左脚进门生贵子,右脚进门生凤凰”;“手打灯烛亮堂堂,看看新娘好嫁妆,高的柜、矮的箱,不高不矮象牙床,象牙床上卧鸳鸯,鸳鸯成对,凤凰成双”。新房内充满欢乐和诙谐。晚上还有“听房”的习俗。婚后第一天新郎新娘依次向长辈们行见面礼,并上坟祭祖。三天夫妻双双回门省亲,当天返回。六天娘家来人看望新娘,十二天娘家接回新娘,称“回门”。

显示全文
舒城民俗风情 大响和小响 毫州接满月 毫州送亲 拦门棍和打鬼棒 庐江民间文艺 合肥民俗三孝口的传说 嬉钟馗驱邪降恶佑平安 清明节的规矩 亳州二夹弦 无为岁时习俗 歙县称呼 黄山节令习俗 “以摸代敬”的酒风俗 歙县祝寿 正月十六“走太平” 安徽丧葬礼仪习俗 马鞍山订婚风俗 砀山丧葬习惯 生活风俗之丧葬 池州戏曲 歙县婚嫁 旌德县避讳 生活风俗之嫁娶 生活风俗之饮料 宿州节庆活动 “喜酒不醉人”的俗语由来 安徽寿庆仪式 合肥民俗文化 安庆市的传统节庆 旌德县生产习俗 土产风俗之乡贸庙会 土产风俗之商业 生活风俗之祝寿 除夕进香 宣城卫生习俗 歙县挂贺联 毫州装箱 土产风俗之农业 喝“鱼头酒”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