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民俗文化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庐剧为安徽省著名地方剧种,它是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其创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已有近200年历史。

庐剧分东、中、西三路且各具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生动活泼,传统剧目分为小戏、折戏、本戏三类近300出,庐剧唱腔分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有“二凉”、“寒腔”、“三七”、“正调”、“衰调”、“丑调”等,花腔多为民间小调,有四十多种,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

建国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创新,音乐由单纯的锣鼓伴奏增加了丝弦伴奏,并吸收了管弦乐器,尝试了电声伴奏。唱腔和表演融歌、舞、说、唱为一炉,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即可表演古装戏,也适合表演现代戏,不少剧目经过整理有的成为保留剧目,有的拍成电影和电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旅游合肥,庐剧似乎不可不看。庐剧剧种的主要演出团体是合肥市庐剧团,主要演员有凌艳惠、黄冰、张国英、胡拥军、张乘胜、孙小妹等。该剧团成立四十八年来,整理创作和演出现代戏147台,古装戏138台,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庐剧音、像盒带,代表剧目有《双丝带》、《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秦雪梅》等,《双锁柜》、《情仇》(“半把剪刀”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由中央、上海、安徽电视台对全国播放,《借罗衣》拍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显示全文
安徽寿庆仪式 “喜酒不醉人”的俗语由来 宿州节庆活动 生活风俗之饮料 生活风俗之嫁娶 旌德县避讳 歙县婚嫁 池州戏曲 马鞍山结婚风俗 舒城民俗风情 大响和小响 毫州接满月 毫州送亲 拦门棍和打鬼棒 庐江民间文艺 合肥民俗三孝口的传说 嬉钟馗驱邪降恶佑平安 清明节的规矩 亳州二夹弦 无为岁时习俗 安庆市的传统节庆 旌德县生产习俗 土产风俗之乡贸庙会 土产风俗之商业 生活风俗之祝寿 除夕进香 宣城卫生习俗 歙县挂贺联 毫州装箱 土产风俗之农业 喝“鱼头酒”的来历 新媳妇出嫁接三天 高皇四喜园子 霍山地方风情 当涂民俗 布依族六月六和花地 福泉苗寨梭扁担 小尧花鼓舞 苗族青年奇特的求爱方式 穿青人婚姻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