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岁时习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春节:除夕,家家贴春联。早、中餐简便,晚餐丰盛,曰“年饭”。年饭中必有鲢鱼,以兆“年年有余”。开席之前,酒菜齐备,家主祭天地、祖先,烧香、鸣炮、叩头毕,全家围坐吃食。饭后,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围炉闲话,至子时方睡,称“守岁”。除夕至翌年正月初三。通称过年。正月初一称春节。正月初一,早起开大门鸣炮,熟人见面互相拱手问好。早餐吃汤圆象征团圆顺心,或吃面条象征长命百岁。从初二起,带着礼品走亲访友,曰“拜年”,延至十五日。

解放后,年饭时家主祭天地、祖先,烧香、叩头渐废。正月里,熟人初次见面互相拱手问好被互相握手问好所代替。机关、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举行团拜,职工休假3天。1979年后,电视机逐渐普及,除夕夜多合家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早餐吃元宵,中餐较丰。城镇晚间玩龙灯、狮灯、鱼灯等。家家张灯结彩。农村喜看戏剧。

清明节:此日,祭扫祖先坟墓。解放后,机关、学校组织干部、青少年到烈士陵园凭吊,缅怀先烈。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早餐吃粽子,中餐喝雄黄酒,门插菖蒲、艾蒿,梁悬端符或钟馗像,以驱邪恶。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日。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祈祷织女星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传说节前3天,阴间地狱开门,亡魂归家享受祭食,故在此日举办“盂兰盆会”,烧化纸钱、锡箔祭奠,请僧道超度。解放后,此俗废。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晚间用月饼、菱角、石榴祭月。解放后代之以全家欢聚赏月。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山区有登高的风俗。有“过了重阳无时节,不是雨就是雪”之谚。

显示全文
歙县称呼 黄山节令习俗 “以摸代敬”的酒风俗 歙县祝寿 正月十六“走太平” 安徽丧葬礼仪习俗 马鞍山订婚风俗 砀山丧葬习惯 生活风俗之丧葬 土产风俗之工业 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 宣城行业习俗 上九庙会 砀山饮酒排座次 淳朴多礼砀山人 拉七姑娘 庐江民间传说 歙县礼俗 神奇的板龙 安徽黄山节令习俗 亳州二夹弦 清明节的规矩 嬉钟馗驱邪降恶佑平安 合肥民俗三孝口的传说 庐江民间文艺 拦门棍和打鬼棒 毫州送亲 毫州接满月 大响和小响 舒城民俗风情 马鞍山结婚风俗 池州戏曲 歙县婚嫁 旌德县避讳 生活风俗之嫁娶 生活风俗之饮料 宿州节庆活动 “喜酒不醉人”的俗语由来 安徽寿庆仪式 合肥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