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为何屡遭欺负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世上最可悲之事,不是对蒙骗和欺负自己的行径如梦初醒,而是对诸般恶行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却无能为力。

13日iPhone4S在中国内地上市,原本就比欧美晚了3个月,让人感觉中国消费者遭到“怠慢”,而且苹果再耍“饥饿营销”——零下八度彻夜排队的北京消费者突然被告知:当天停售iPhone4S!

敢对中国内地市场的“上帝”们耍大牌的可不止“苹果”。稍作梳理,新产品上市时间明显滞后,已是一些洋品牌对待中国市场的路径依赖。与这种不快相比,更让人愤怒的是洋品牌们在中国市场的缺责(市场责任)、缺德(商业道德)举动。比如,沃尔玛、麦当劳等在国内外实施双重产品标准;ZARA、阿玛尼、香奈儿等国际大牌也都曾抽检质量不合格;甚至许多洋品牌在中国没有统一的售后服务电话……

中国消费者被人视为“钱多人傻”,早已不算新闻。然而,世上最可悲之事,不是对蒙骗和欺负自己的行径如梦初醒,而是对诸般恶行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却无能为力。

而更让中国消费者深感无力的是,这种处境远不仅仅来自洋品牌,很多时候是一种“四面夹击”,源于一种成体系的歧视。比如,本土品牌也耍出双重标准,出口的产品质优价廉,卖给“父老乡亲”的正好相反,出了质量问题则皈依“厚黑学”,善后态度上内外有别、倨恭迥异;又如,中国消费者领着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劳动报酬,却被迫承受着与发达国家比翼齐飞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高油价、高房价、高车价、高LV价……很多时候享受的还是二流产品、二流服务、二流索赔。

甚至连原本应对市场不诚信行为横刀立马的市场监管,也忘了自己“替谁说话”。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曾“自豪”披露,中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多年一直保持99.8%以上,“远远高于”进口食品;一些监管者也多以“国情”搪塞商品标准内外有别现象。正是在种种“监管歧视”鼓励下,土洋商人们找到了欺负中国内地消费者的“制度”授权。

这种制度性歧视,并不仅存于监管和标准方面。有些由不必要的保护性贸易措施所致(如远高于国外的汽车价格),有些由不必要的垄断所致(如高于美国的成品油价格),有些由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腐败因素所致(如高于发达国家的房价),还有一些源于我们独有的公款高消费所形成的奢侈品卖方市场(如炫富的“某美美”事件、远高于国外市场的茅台价格)……

改变中国内地消费者这种受土洋品牌两面夹击的窘迫境地,需监管部门真正负起“市场守夜人”职责,一方面跟上时代步伐、大幅提高国内标准,尽快像尊重欧美消费者一样尊重自家消费者,另一方面真正本着对纳税人供养之情的反哺心、责任心,对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切莫心慈手软或“吃人嘴软”。同时,推动财政阳光化,压缩公款追“奢”的市场需求。

此外,还有一种机制缺失的缝补不容忽视,即让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拳真正硬起来。何时消协能告别衙门的“屁股”,何时消费权益民事诉讼能得到更公平甚至适度倾斜的审判,彼时中国消费者方能真正成为市场的“上帝”。

显示全文
高考状元为何有那么大的“号召力” 是“诚信考场”还是诚信表演 大学好坏与校史无关何须作假 “超级房主”传言留给我们的警示 离婚避税是对牢固婚姻的奖励吗 母亲看望儿子为何也被劳教 衣俊卿被免职释放出啥信号 上海拨专款扶持实体书店 转基因怕是挡也挡不住 葛剑雄请辞惹高校行政化争议 “连环政绩”造就了“就业名堂” 旗袍参会无妨商业宣传不当 传承更需普及 浅谈道德建设工作 “中国式过马路”没有共识只有争吵 “连体钞票礼服”也许只是一次炒作 还有多少“毒校服”在毒害孩子 名人滥推荐本质是不负责任 中国为何未能阻止欧盟惩罚性征税 城市雕塑不应挑战大众审美底线 “五星级医院”为谁修 “中国红旗“扛起公务车采购大旗 唐太宗纳谏如流只是听听而已 北京每天要吃掉一个亿的鱼翅 不可小觑文化外交的威力 “速生鸡”到底是怎么回事 “末日图书”折射出的快餐文化 中国的“80后”何以三十难立 哪个汉字可以代表中国 成都红会任由捐款发霉亵渎了慈善 “你幸福吗”提问太没实际意义 洋品牌召回为何中国多例外 真正的学术需要贴“金”吗 写作风格酷似马尔克斯的莫言 汽车排污费勿步“限塑令”后尘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保守社会吗 呼唤文学真诚 “代笔论”下的文学欺骗 强化安全要认真汲取教训 四天三起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