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游艺民俗的特点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回族的游艺民俗涉及面较广,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民间戏曲、游戏、杂耍等等。前面着重从几个侧面讲了带有民族特色的一些习俗。总的来看,回族的游艺习俗,特别是音乐、舞蹈等,从内容到形式都发展缓慢,特点不突出,在民间普及率很低,没有真正形成本民族的风格,其主要原因是受伊斯兰教制约因素很大。伊斯兰教禁止音乐。《米失戛特》里说:“乃非尔和伊木奥玛尔在路上听见奏乐的声音,伊木奥玛尔用指头塞住耳朵,走到一边。乃非尔问他为什么。他说当我年幼的时候,曾有一次在穆圣跟前侍立,穆圣听见音乐,就用手指把耳朵塞起来。”我国最早用汉文记载伊斯兰教的《经行记》也讲到伊斯兰教“断饮酒,禁音乐”。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的这些影响,在长期的发展中,特别是一些宗教人员传播伊斯兰教时,严格禁止音乐,不允许回民唱歌跳舞,不许男装女扮和女装男扮,不许化妆上台演戏,有的甚至不许看戏、看节目,边远落后的山区有时连电视也不让回民看。这样回族的文娱习俗,除了说书讲故事外,其他都不能堂堂正正地去表现,如流行在西北地区独具风采的高腔山歌——“花儿”,只能背过宗教人员,远离村庄和清真寺,到山里去唱,不许在家唱“花儿”,也不许在村子里互相对“花儿”。

回族富有特色的宴席曲,也只是在三天没大小的婚礼上唱一唱,且一般都是年轻人凑凑热闹。回族妇女弹口弦,也是在家里弹弹,自我欣赏,消忧解愁,不能当众去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这种禁止与封闭的文娱习俗,在有的地方有所改变,有不少回族文娱方面的人才,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如回民聚居的宁夏西吉县、同心县、吴忠市、泾源县等和甘肃临夏等地都有许多回民去上台演出。不少回族“花儿”歌手还赴省区和北京演唱。宁夏和甘肃临夏还分别排练了回族“花儿”歌舞剧《曼苏尔》和《花海雪冤》等,真实地反映了回族人民的生活,受到了广大回族人民的好评。在全国各地也涌现了许多回族文娱人才,其中有些是全国著名的,如京剧艺术表演大师马连良,相声大师马三立,音乐指挥家李德伦,电影演员李默然等等。

显示全文
回族婚姻民俗的特点 回族服饰民俗的特点 回族生活习惯 回族盖碗 回族服饰习俗的历史传承 固原的民俗风情 石嘴山谚语 中卫丧俗 中卫“花儿会” 回族经商民俗的特点 银川民俗节庆活动 回族的过“乜贴”习俗 石嘴山市民俗娱乐活动 小满时节苦菜秀 春节话春联 回族的宗教礼仪 宁夏回族民间器乐及其民俗简介 回族诞生礼仪 回族的圣纪节 宁夏回族"山花儿"艺术简介 陕西的卫生习俗 补天补地节 汉中板凳龙 汉中梆子戏 宜川胸鼓 咸阳婚礼习俗 咸阳盛殓 安康民间娱乐 渭滨区生活习俗 宝鸡端阳节 安康严肃神圣的工匠信仰 石泉民间游艺 安康世代相传的龙舟竞渡 紫阳杀猪习俗 趣说“紫阳八怪” 西乡民间歌舞 宁强生育习俗 汉中市确定了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商洛洛南换氽子系俗 米脂婚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