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人把结婚和丧葬称为“红、白喜事”。嫁女娶亲,成家立业,视为人生之喜事,很好理解,但把亲人阖然长逝、悲痛哀伤当作“喜”事,常人无法理解。这里就反映出了中卫丧葬中的某些原始风俗以及对死者回归的古老意识,带有古文化色彩。
报丧:是中卫丧俗的一个内容,特别是对耄耋老人去世,视为“大喜”,丧礼极其认真。晚辈除了向老人生前亲属报丧,并随信送去白布10尺(俗称“破孝”)。
蹲草铺:亲人去世后要设灵堂,灵堂地上要铺满厚厚的麦草。去世者的长子、长孙或全部子孙要从去世当日到出殡之时一直守在灵堂,表示对已故长辈的孝心,俗称“行孝”。这种丧礼习俗又称之为“蹲草铺”。
消夜:消夜是中卫农村丧俗的主要仪式。出殡的前一天晚上,这种颇为诙谐的仪式是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的。要清来吹唢呐者(当地称之为“吹鼓手”)打丧鼓、吹丧调,这是中卫地区丧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沟通亡灵与祖先的中介职能。其意为吹鼓手代替死者亲人追悼亡人。这种丧礼仪式,曲调悲壮苍凉,带有远古时期祭祀仪式中歌、乐、舞为一体的简朴原始遗风。吹鼓手中一人击鼓,一人敲钹,二人各执一唢呐,吹奏诸如《雪梅吊孝》、《苏武牧羊》等曲调。若亡人生前信奉佛教,要在出殡前一天晚上请来众多佛教徒(当地称“居士”)为亡人念经超度。这种丧礼习俗被认为是对亡人灵魂早进天堂、免受灾难、入土为安的祭祈,即认为老人“老死”有“轮回转生”或“升天成仙”,因而把“消夜”仪式认为是白事中既隆重又热闹的一项内容。
出殡:在中卫一些农村及山区,出殡时棺材不用车拉,只能找来乡邻中10几位身强力壮的已婚小伙子轮流把棺材抬到墓地下葬。下葬时讲究时辰、方位,禁止来月事的妇女进入墓地,并举行祈祷和投硬币仪式。出殡后,原设灵之屋要专门找来人进行大扫除,当地称“打扫草铺”。屋内杂物及堆放的麦草统统扫地出门,然后等送葬者从坟地回来后,点燃杂物和麦草,众人一一从火堆跨过,意除晦气。
中卫人办丧事,其规模有大有小。旧时,贫苦人家多从简,有钱有势的高门大户则搞得隆重而热闹。院子里搭篷挂孝,灵堂布置讲究并设宴招待来客。至亲好友多送幛或现钱等,并拿来15个馒头或油炸面食干果(俗称“换供”)。对事主来说,规模越大,吊丧的人越多,越感到自家名望高,亲戚邻居看得起他,显得自豪、体面。中卫这种长期积淀下来的古老丧俗,至今仍被当地农村传承并沿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