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生活习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本区由城市、效区和秦岭山区组成,因其经济状况和文化生活水平不同,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着差别。

服 饰

解放前,农村青壮年男穿黑、蓝色土布对襟衫、褂、大腰裤。姑娘穿红、绿色布衣服;老年男、女穿右开大襟上衣,大裆裤,扎裤腿;一般中老年人男穿白袜子,圆口鞋,女四季扎裤腿。富者和城市商人相同,穿机织平布和丝绸,冬穿皮袄、长袍,戴礼帽。深山农民腿裹毛裢带,足蹬麻鞋,毛巾包头。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衣料品种由棉纺平布发展到化纤、丝绸,各种时装不断更新变化,鞋袜由过去的布质变为现在的塑胶、人造革、皮鞋和尼龙或锦纶等丝袜。草鞋、麻鞋已经淘汰。遇天雨,不论城乡都穿防雨胶鞋。旧时,农村流行的“泥屐’’已经绝迹。从80年代起,城区和近郊农村男、女青年流行穿西服,妇女烫发也盛行。

饮食

村民主食以小麦、玉米面为主,辅之以豆类、薯类和荞麦面。蔬菜品种主要有辣子、葱、韭菜、菠菜、萝卜、白菜等。习惯于一日三餐,不离面条馒头。早、晚稀饭、馍,佐以凉菜;中午多食面条。菜有“三大王’’(鲜辣子、大蒜、鲜生姜),盐、醋调合一碟。平常款待客人常吃臊子面,先一碗捞干面条,后为汤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遇婚丧嫁娶,人们常设宴待宾,其酒席主要有三台席,鸡肘席,十碗席,还有“四鬼抬桥”(即四碗菜围一个火锅)。这些席,都摆有热、凉两套,配菜若干道(一碗为一道)。先凉后热(即先酒后饭)。在饮酒时,随即连上数菜,少则五道,多则二十四道,菜样亦不重复。

席面的丰富薄寡,在于肉类和上菜道数的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饮食习惯亦有改变。1978年以来,农村逢年过节,全家团聚或设宴待客,肉菜酒类较前增多。近郊和城市更为丰盛,鸡鸭鱼肉,名烟名酒,样样皆有。

居住

本区村民住宅,多以地形条件选建。山区一般靠崖以窑洞为主,兼有房屋。富者瓦房,贫者草屋、瓦房兼有。房舍建筑多为一明两暗,中为正厅,两侧厢房。院落一般筑有围墙大门。富者为四合院,前厅房,后楼房,两面厦子加厨房。一进两院,侧为园子,是饲养牲畜、堆放柴草场所。院内多栽果,树花木。冬天人们习惯睡热炕。1983年后,多数村庄已统一规划,建起较整齐的砖木结构瓦房和砖混结构的二层以上的楼房,门窗安装玻璃。城市居民昔日住的草房、油毡小屋已无,除少数居住瓦房外,多数搬居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

交通

解放前,农村交通运输,多以驮畜为主,川道富裕户有木轮、胶轮大车。

深山区以人背为主,川道担、挑、背皆有。驮畜有马、骡、驴。一般户养毛驴。人们出外探亲、访友、赶会,主要是步行,也有妇女骑牲畜。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活逐渐富裕,走亲访友,进城办事,一般骑自行车,或开拖拉机,或乘公共汽车。

显示全文
安康民间娱乐 咸阳盛殓 咸阳婚礼习俗 宜川胸鼓 汉中梆子戏 汉中板凳龙 补天补地节 陕西的卫生习俗 回族游艺民俗的特点 回族婚姻民俗的特点 回族服饰民俗的特点 回族生活习惯 回族盖碗 回族服饰习俗的历史传承 固原的民俗风情 石嘴山谚语 中卫丧俗 中卫“花儿会” 回族经商民俗的特点 银川民俗节庆活动 宝鸡端阳节 安康严肃神圣的工匠信仰 石泉民间游艺 安康世代相传的龙舟竞渡 紫阳杀猪习俗 趣说“紫阳八怪” 西乡民间歌舞 宁强生育习俗 汉中市确定了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商洛洛南换氽子系俗 米脂婚嫁习俗 安康的看夏礼俗 留坝送蒜苗拒婚俗趣 咸阳冠礼 真假二流子席 南郑汉调桄桄 南郑宴请待客俗 铜川龙头节 洛南抹红脸俗闻 潼关葬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