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婚嫁习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抚顺地区满族先民的婚嫁风俗与其它兄弟民族有些不同。在婚姻的选择上,满族先民“不计其品位之高下”, “一时之贫富”。后来,受汉族影响,逐渐讲究门当户对,以免“以高就下,人多耻之”。

满族人在嫁娶年龄上,过去多在十七岁以上,方能嫁娶。谱书中记载:“宜确准婚律,不得过早”,待年十七八,乃成婚礼”。

满族婚娶旧俗较多,其中主要的有:

问门户--满族女长大,开始聘婚,但婚姻不自主,完全由家长包办。先是“年老为媒”,或“亲友作伐”,议定婚姻。由男方托人到女方家说亲,女家如有意,方可开列某旗某佐领下人及三代情况,还要写清地址、功名、职业、属象、生辰八字等,这叫“门户贴”。由媒人转交,男先于女,两家借此了解对方家世等情况,其贴必压置于家奉灶神前三日,这是古礼中问名之义,谓之“问门户”。

合婚--“相看”后,如双方同意,便开写生辰等情况,双方还要问卜确认属上中下何等婚姻,并有无妨克翁姑父母之相,这叫“合婚”。

换盅--男家送聘礼至女家时,女家受之并将手饰等物品陈于祖先位前,两亲翁并跑,以盅斟酒互相递换,然后醮祭,表示两家正式定婚成为亲家,亦有在订亲宴上,两亲翁于席间行换盅仪式的。

响棚--男方家这天要杀猪,在室外搭喜棚、锅灶,并开始接待远方亲友,房左侧还搭一个喇叭棚子,吹打起来,以使四邻能知道这家开始操办喜事,称谓“响棚”。

迎亲--婚礼正日,男家备喜轿彩车,新郎骑马及父率本家亲族、傧相、吹鼓手、仪仗等前往下墅迎新娘。在出发前还要“亮轿”,去时不空轿,轿里坐一小男孩叫“压轿”。迎新队伍的人数必须是单数,以便回来时加上新娘成双成对,以示吉利。

射三箭 新娘未下轿时,新郎于院内要连射三箭。弓、箭由司仪递与新郎,射毕再由其接过。新郎搭上弓,向天射一支。司仪唱:“一射天狼!”向地射一支,司仪唱:“二射地妖!”向轿前射一支,司仪唱:“三射红煞!”所用之箭为无镟者,以免意外。

开脸--坐帐时要开脸,也有的在拜完天地后开脸。又称“绞脸”。由一全科女人,用新镊子和五色彩丝线为新娘拔去脸上的汗毛,同时开齐额发和鬓角,以标志此女已是成婚之人。

揭盖头--辰时,吹鼓手又开始吹打,鞭炮齐鸣,由新郎家的长辈全科女人端来红糖水,让新娘子喝下,意味着以后“嘴甜”。还把鸡蛋煮熟,剥掉皮,给新娘子擦脸,意味着新娘子脸上今后不生麻子。之后,叫新郎上前,以秤杆或马鞭子将新娘“盖头”挑下,抛于屋顶或帐篷顶。新郎揭盖头后,立即用手抚发,象征“结发夫妻”。此时新郎新娘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模样。现在农村揭盖头的仪式仅是一种形式。

回门--结婚的第三天,新娘要领新郎回娘家,这叫“回门”。“回门”之前,头天晚上要倒“宝瓶”。此时新婚夫妇对坐炕上,以手拉衣服成兜状,由亲友家中一年长妇女将婚礼时新娘所抱“宝瓶”取来,向两个衣襟内左右各倒三下,接连三次,同时口念“一倒金、二倒银、三倒儿女一大群”为祝愿之词。倒毕,以瓶内原装之“金银米”熬粥,称“金银米粥”,新婚夫妻食之。“回门”时,凡打下墅的,要回去看望房东,不打下墅的直接回娘家。在时间上,回门必须带日头走,带日头回,不能起早贪晚。新郎要带上四合礼品,以示对岳父岳母的敬重。

到了第七天,新娘还要回趟娘家,可以住一宿,叫做“接七送八”。

到了一个月,新娘要回娘家住一个月,这叫“住对月”。从娘家回来要给婆家每人带一双新布鞋。

显示全文
锦州锡伯族风俗 北普陀山采桑节 鞍山风俗概述 铁西商务风俗 铁东禁忌风俗 大连生育风俗 锦州满族风俗 辽宁窗户纸糊在外 铁岭英武实用的坎肩 冰峪沟赏灯会 海城最早的戏曲 辽阳称谓与礼仪 锦州蒙古族饮食 沈阳锡伯族西迁节和抹愚节 营口望儿山母亲节 锦州中元节 锦州民间文化节 大连赏槐会 沈阳行为禁忌风俗 协税社火 沈阳语言禁忌风俗 沈阳满族的祭祀习俗 锦州中秋节 台安丧葬习俗 渍菜糊窗沈阳民间习俗 抚顺满族节日 抚顺满族烧香的习俗 丹东风俗概述 沈阳神秘的日子七月七 沈阳伊斯兰教概况 锦州蒙古族风俗 铁东生辰风俗 满族忌食狗肉 锦州回族婚礼 锦州奉国寺庙会 本溪腊八节的传说和习俗 沈阳满族的婚姻制度 鞍山民俗民风介绍 大连人文风俗 满族的节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