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拜年说贺卡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一近年关,北京人最忙的事儿就是拜年。

节日前,人们就要在心里核计该前去拜访的主儿,看哪些是非拜不可的, 届时只好撂下手里的活儿,拜年去吧,年年如此,已是轻车熟路,台词无非 是什么“贺喜发财”、“谢谢关照”一类的套话。

于是,北京城里公共汽车、 地铁人满为患,骑车者满城转悠。大家都奔着一个目标:拜年。被拜者呢 有 的正忙着或者有急事要出门,得!拜年的来了,让座、沏茶、敬烟、侃大山, 一切都按程序来。一批走啦,又来一拨儿,一天的功夫就搁菜了,什么事也 甭想干。

从1991年起,邮电部开始发行“中国邮政贺卡(有奖)明信片”, 价格便宜,包括邮资财几毛钱,中奖率几乎占发行总数的四分之一,中奖金 额高达一万元。精美的有奖卡简单又便宜,既能表达情谊,又能给朋友送去 一份幸运。瞧那祝词:“祝你过个够味、够劲的新年”、“寄上一束鲜花, 寄去我的思念……干脆寄上我自己才能表达一切”等等。脑了一转,齐啦! 于是大伙忙不迭地跑邮局,寻地址,几十张贺卡寄出后,心里顿时了却了一档子事。

贺卡拜年,美好的情意、真诚的祝福都包融在里面阳,这样简单而又实用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贺年片最早源于我国宋代,当时民间拜年时,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贴 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

到了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 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 。

清代,贺年片改用大红硬纸制作,增加了喜庆气氛。但世界上首创邮政明信片的国家却是奥地利。

1869年奥地利人就推出了这种快捷、方便的通信方式。

1879年,清政府第一次发明了明信片,但应者寥寥。

明信片在中国真真热起来是在1988年,那些由绘画、民间工艺、名胜古迹、花鸟 虫鱼、珍贵文物等绚丽图案组成的明信片,顿时成了亲朋好友生日祝福或节日祝贺的一种最新形式。

三言两语就可寄赠感情的方式,适应了现代社会快 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发行有奖贺卡以来,贺卡热遍了中国,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温馨与欢乐,在北京成为人们主要的贺年方式。

显示全文
元宵佳节话“元宵” 元宵灯会 北京土语辞典 北京风俗一条街张一元 北京生子习俗 北京的中秋风俗 北京民俗百态 北京的立春食俗 老北京民俗唱主角 节日习俗进入博物馆 黑牛水的来历 中秋拜月吃月饼 北京的庙会 京剧的行当有几种 祭祀概况 祭祀礼仪 北京的婚丧喜庆 天桥小吃摊 天桥“八大怪” 丁香诗会 秋凉话蟋蟀 清明节后话玉兰 胡同叫卖声 延庆风俗礼仪之忌讳 北京三月庙会 北京娱乐风俗 老北京的中秋习俗 寻访北京建筑精华牌楼 北京的大院生活 元宵节观灯 过年禁忌 曲艺杂技 “银街” 北京的异国风味 北京庙会节令 北京人的穿着 五显财神庙会 看十渡人咋结婚 北京人的口头禅-练 北京韩村河民俗节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