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浓郁的布依族牛王节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居住在独山地区的布依族有一个风情浓郁的民族节日-“四月八”牛王节。这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古时布依族原来没有牛,耕田犁地都是用人拉。牛王在天上看到后。很同情布依人的辛劳,在春耕大忙就要到来的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降生到人间。从此,天下才有了耕牛,从此布依人才摆脱了拉犁的劳苦。

为了纪念牛王的诞生,每年四月八这一天。都要给牛放假,停止做活路,让它们好好地休息。还要用苏木、黄饭花、紫荆藤、枫香叶等天然植物的浸泡汁做成红、黄、紫、黑、白的五色花糯饭,再用糯米酿制的米酒,一同慰劳耕牛。待牛吃过后,人们才设宴开张,一面用手抓五色花糯饭,一面饮酒吃肉,共庆牛王的节日。

在离独山县城三十多公里的上司镇墨寨村,还要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斗牛场设在与荔波县羊凤乡交界的拉格约地带。这里,四面环绕着平缓的山丘,山丘上青松绿杉,山花烂漫;中间一块平地,青草萋萎。绿茵铺盖,是理想的斗牛场所。这天,人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斗牛场周围和四面的小山上到处人山人海。人们喜气洋洋,男女老少,都着上节日的盛装;尤其是姑娘们,衣穿斜襟的民族服饰,胸前围着绣满花朵的围腰,飘带结于身后。行走时,在山风中摇曳飘荡。

山野里,到处花团锦簇,光彩夺目。当艳阳升到中天,由人工临时装药的铁炮鸣放四排八响后。德高望重的寨老(现多为县、镇领导)宣布斗牛开始。

这时,由身强力壮和善于唤牛的汉子们,牵着一长串斗牛绕场而走,长号、锣鼓、鞭炮齐鸣,留下两头斗牛,各立一方,昂首翘角,对视蓄力。双方牵牛手放开绳索,两头牛就俯冲而上,只听到“碰”的一声,两对强劲的牛角相撞了,空中似乎溅出火星,人群顿时发出一片欢呼。两对牛角紧紧地抵在一起,各自都使尽全力,力图把对方抵退。周围的观众也都昂首伸颈,握拳抵足,两眼盯着斗牛,似乎都在为牛用力添劲。万人围观的斗牛场上,除了松涛声,只有两牛相抵的喘息声。第一轮斗牛结束了,人群恢复了活气,谈话声,欢笑声,在拉格约的山野上空飘荡。

一年一度的活动,表达了布依族同胞对耕牛的爱戴和喂养膘肥体壮耕牛的愿望,是为迎接春耕生产的一次动员,是布依族人用以增强民族内聚力的一个文体活动。同时,它也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谈情说爱、互选对象的好机会。

这天,他们邀邀约约、成群结队,在斗牛场周围的山坡上、大树脚、小溪边或青松丛中,吹起木叶,唱起悦耳叩心的情歌,倾吐着各自心曲。听有女青年唱道:“四月初八天放晴,拉格山坡来相会;今天吃了哥糯饭,贴心贴意跟哥行。”有男青年答道:“四月初八好相亲,拉格山坡来相会;今天多谢妹手帕,秋天要妹同成亲。”不知多少布依青年男女,就从这儿搭起了他们爱情的鹊桥,成为终身的伴侣。

斗牛活动继续进行。一对对,一阵阵,输了就下赢了就上。单轮循环,最后战胜所有斗牛的赢牛被封为“牛王”,由主持人给牛王披上鲜艳的丝绸,给牛主人颁发奖励。丝绸在夕阳的辉映下显得更加鲜艳亮丽,连牛主人的脸庞也给映红了。

人们敲着鼓,打着锣,唱着欢歌,簇拥着牛王和牛主人转回村寨。主人马上摆出五色花糯饭、醇香的糯米酒、腊肉、豆腐、粘米做的者粑及其它佳肴招待客人和寨上的乡亲父老。大家一面喝酒,一面畅谈,欢庆着斗牛的胜利。“油菜开花满坝香,主家喂牛真高强;牛王出在主家手,主家名声传四方。”有来客唱起了(牛王歌),向主人家敬酒。主人也马上端起酒碗,站起来,回唱道:“油菜开花满坝香,牛王来自九天上;牛王来自九天外,同庆节日喜洋洋。”主客一起一饮而尽,在坐的客人也都端碗相陪。酒歌一首接一首,直唱至探夜。

显示全文
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 水族奇特的待客习俗 绕家过“冬” 纳雍河布依族杯子米 水城南开苗族跳花节 黔南神秘的水书文化 土家族"露水衣" 水族过端 苗族寿终送终习俗 穿青人婚姻习俗 苗族青年奇特的求爱方式 小尧花鼓舞 福泉苗寨梭扁担 布依族六月六和花地 当涂民俗 霍山地方风情 高皇四喜园子 新媳妇出嫁接三天 喝“鱼头酒”的来历 土产风俗之农业 遵义仡佬年 长角苗提亲习俗 苗族银饰 彝族民俗民风 贵州苗族芦笙的传说 毕节民俗节庆活动 贵州铜仁苗族 贵州铜仁土家族简介 水族的传统节日 长角苗跳花坡习俗 长角苗梳头习俗 贵州民歌 侗族大歌的惊人魅力 隐藏在深山之中的“摸奶”习俗 黔西南布依八音艺术 铜仁节庆活动 苗族“姊妹节” 侗族鼓楼 贵州民族服饰 土家族“八月八”唢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