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寿庆礼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江南地区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开始出现了做生日的风俗,但出于孝亲观念,双亲健在时才可以做。后来,即使双亲亡故,也有人依然做生日。唐代更把生日庆贺与祝寿古礼结合起来,并传承后世。

泉港一般以49岁(虚岁)为分界,49岁之前做生日称贺生,之后称为做寿。如79岁,人们雅称“某翁(或某太夫人)七秩晋九大寿”。49岁以下的人过生日,都要吃鸡蛋面,面线和鸡蛋分别寓以长寿和圆满之意,有的还煮其它佳肴,全家人一同聚餐庆贺,享受天伦之乐。寿庆仪礼更为人们所重视,父母都健在,当年父母一方做寿,子女要敬奉双亲各一份寿礼。

满49岁开始,每十年一大庆,岁数逢九逢十都要举办寿庆,境内都称为“做十”。一般是逢九庆寿礼仪较为隆重,逢十庆寿礼仪较为简易。泉港大部分地区寿者是在生日当天做十,而南埔、界山一带做十的日子却都定在正月初三,也就是女儿女婿日,生日当天只是按一般做生日的礼俗进行。至于人们为何逢九做十,一说“九”与“久”谐音,寓有“岁寿长久”之意,谓之岁寿可添不可减;一说方言“九”和“狗”谐音,人们忌讳之,故逢九即说做十。两者都体现了泉港人对数字的讲究。境内一般认为:“二”谓一双,成双成对,觉得吉利;“四”与“死”谐音,极其禁忌;“八”恰与相命的生辰“八”字相合,视为理想;“九”,与“狗”谐音,故极禁忌;“十”则有十全十美、圆满的意思。

旧时富裕人家做十,先要布置寿堂,在寿堂上挂着红灯、大彩、寿幛、寿联,正堂还有一幅由一百个寿字拼成的百寿图,长案上红烛高烧,摆放着面粉做成的大寿桃。那时亦有拜寿之礼,民俗认为清早为阳中之阳,故拜寿时间都安排在早晨。一般只让子女和女婿、媳妇和内外孙拜寿,其他亲友若要拜寿,则只拜百寿图。有的人家当日还会请戏班子演戏庆贺,大办寿筵宴请来宾,场面隆重非常。

新中国成立后,寿庆之礼较为简朴。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逐渐进入老年人社会,庆贺长寿之风日趋盛行。庆寿时,要备办礼物祭祖,亲友送面线、鸡蛋、烛、炮等来庆贺,主人设寿筵答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宽裕人家还会出钱演电影,庆祝亲人做十。

出嫁的女儿若已育有子女,逢娘家父母做十,要带猪脚、面线、鸡蛋、酪花和寿桃粿等上门拜寿。如娘家兄弟为父母举行隆重寿庆,嫁出的女儿则要备办十个盘一担,里面除烛、炮、衣、裤、鞋、袜、帽外,还有寿糕、寿面、寿米团、寿龟、寿桃、绿豆、猪脚、花生等回娘家拜寿。父母高龄或夫妇双寿,仪式更加隆重。受拜者收礼物时,除衣、帽、袜外,“面食”类不能全收。

做十这天,凡是住在一起的嫡亲兄弟,他们都要给“做十”者祝寿,但只煮两大碗线面,面上铺好佐料,每碗安放两个剥壳的蛋。做十者通常是收一碗退一碗,表示谦让。

显示全文
泉港成年礼俗 另类的汉族女子 惠东女婚俗 惠女服饰风采 安溪茶歌茶舞 忌乱送礼物 岁时风俗 龙岩民俗风情 畲族民俗风情――宗族家庭 婚丧之俗重礼仪 闰月饭和喝茶俗 浅谈泉州人的酒文化 闽南茶德 新式婚姻礼俗 东岳大帝与地藏王 清水祖师 闽南茶道 忌艺人花脸入睡 忌匠人工作时手受伤的血溅到器物上 忌早上第一位客人不成交而去 蟳埔女的奇异习俗 鲤城刣狮 仙游民俗 元宵游灯 莆俗七夕乞巧 莆仙民间新娘着装习俗 莆仙民俗趣谈—祝寿 “送顺风”与“脱草鞋” 混沌昏君吃馄饨 莆田习俗 连城诞生礼仪 连城丧葬礼仪 客家人建房和迁居习俗 龙岩采茶灯舞 龙岩山歌戏 万安背新娘 闽西山村风情 西陂林姓“迎春牛” 福建—春节习俗 福建省各地端午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