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认为清明祭扫宜当崇俭尚朴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3月16日,记者和亲戚前往南京江宁区汤山一处公墓扫墓看到,大多数祭扫者在墓前献上鲜花、水果,叩头行礼,而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麻将”、“别墅”等纸扎祭品现象已大为减少。

前些年,每到清明节,一些地方的祭扫用品花样繁多,更有甚者,一些商贩打着“让故人感受社会发展”的幌子,推出美女、帅哥等“雷人”祭品,迎合了厚祭者拜金、猎奇和攀比的心态。对此,有言论直言,“铺张浪费之举已不足取,甚至有伤大雅,有违传统道德准则,影响公序良俗。”

民俗专家认为,清明祭祀、缅怀故人,属于传统习俗的文化传承,无可厚非。随着时代的进步,“厚养薄葬”理应越来越深入人心。

慎终追远祭故人,大可不必拘泥于形式。用鲜花、薄酒、淡茶替代纸钱,可以寄托哀思;通过网络纪念堂、微博,也可表达对逝者的缅怀情愫。一句话,清明祭扫,可以更简朴更文明些。

显示全文
南昌“灯棍节”上竖起36米高灯棍祈平安 云南彝良牛街千年古镇龙腾狮跃闹元宵 惠安小岞“境主公”786周年诞辰 踩街尽展惠女风情 江苏惊现"手牵手"古墓 墓主疑为陈文帝 中土蓬莱第一山 德化九仙山看雾淞 泉州西极神秘村庄 铁观音有红菇味 贵州榕江“萨玛节”祭祀侗族先祖“大祖母” 彝家婚礼看跳菜 漳州诏安获批国家级海洋公园 朱氏后裔免费游 福州千年古刹举行盛大托钵行脚活动 马王堆古汉墓为何变身“许愿池” 闽台600年历史的“送王船”同安西柯隆重举行 闽南春节习俗 晋江一小庙重修花五亿 浦城古刹挖出千年"书架" 百岁老夫妻穿“情侣装” 清明节并非只是扫墓日 唐玄奘西游取经归来带回怎样的佛学瑰宝 江苏一村民用避孕套装炸药爆破 各地灯会迷人眼 乾隆珍稀港拍卖总估值4.3亿元 共庆彝族祭祖节 陈强社协敬老迎中秋 美瞳成学生族新宠儿 让周至民俗文化找到“回家的路” 老子文化节 作家张一一呼吁“妇女节”改名“美女节” 古代书画中的酒文化漫谈 老北京的那些话儿 定远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旅游 老上海传统年俗 老北京过年有哪些民俗摸石猴 摸铜特 摸门钉 西方对藏传佛教的误读 少数民族原始神话研究述评 “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活动走进甘南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