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画中的酒文化漫谈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北宋黄庭坚尺牍

张旭草书帖

明 陈洪绶《饮酒祝寿图》 上海 吕友者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总是离不开酒,诗坛书苑如此,那些在艺术界占尽风流的书画家们,更是 雅好山泽嗜杯酒 。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那么它又何尝不是一个酒文化浓厚的国度呢?

酒在我国源远流长,饮酒在国人的生活中早就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俗话说: 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人们乐时饮酒意在欢庆,愁时饮酒旨在除忧。酒可品可饮,可歌可颂,亦可入画图中。纵观历代中国画杰出作品,就有不少关于酒的题材。可以说,绘画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只是绘画,书法更是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书法家们或以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或花前酌酒对月高歌,往往就在醉时吐出胸中墨,酒酣后 解衣盘薄须肩掀 ,一任天机,淋漓挥洒,神行纸上,从而作出一幅幅精品,这就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浪漫色彩的佳话和艺术珍品。在这里,酒已成了他们创作时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一、酒与文人的因缘

纵观历史上的文人,大都与酒形影不离。文人饮酒已是传统上的潇洒。魏朝末年,被誉为文坛 竹林七贤 的阮籍、嵇康等人,个个堪称酒中豪杰,常在竹林中饮酒长啸。阮籍一醉就是一个多月;嵇康醉酒有风姿,不时醉出美感来;刘伶更是对酒一往情深,可谓古今一流的 醉仙 。

陶潜醉酒,悠悠见南山。东晋陶渊明也是出了名的爱酒文人。他在《饮酒》诗前的小序中写道: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欢。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酒和他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酒,他心底流露出无比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正因为酒,他才会在骈体文玄言诗盛极的魏晋时期独辟一代文风,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新的题材。同时,酒对文人雅集也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据《与吴质书》记载,曹丕与 建安七子 徐干、陈琳、刘祯等 每至筋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面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知自乐也 。

当历史车轮转至唐代,这时期的文人纵酒风尚更是异常兴盛。在繁华的盛唐时代,酒气熏天的长安城中有着一支庞大的饮酒队伍。唐初诗人王绩,因好酒获 斗酒学士 的雅号。他曾撰《酒经》: 追述(焦)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 还有杜甫,史载他 于成都洗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竣(音)野老相押荡,无拘检 。大诗人李白更是感叹道: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在诗化的酒中不畏人生的挫折,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在古代,但凡大型饮宴,没有酒相伴是极为少见的。饮酒唱歌,言志抒情,是人们最惬意的事情之一。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对酒表达了别离的情绪: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一出便广为传唱。后来人们又在其基础上加以补充,形成《阳关三叠》曲,成为七弦琴 琴歌 之代表作。可见酒对于那时文人的作用之大,实在是难以尽述。

此外,黄庭坚跟酒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著作保留了宋代戎州(今宜宾)酿酒史的资料。黄庭坚不仅一般性地描绘了宋时戎州名酒飘香的氛围,而且确凿地反映了当时酿酒业的一些情况。戎州美酒刺激着他,激发了个人创作灵感,使其在创作高峰的体验下,创作出堪称传世之作的诗词。读黄的作品使我们知道戎州有酒坊兼酒店,还有士大夫也在家酿酒。名酒不但有 荔枝绿 ,而且有 安乐泉 等不同品种。

然而在元代,不仅是酒,就连酒旗在元人眼中也是很有魅力的,尤其在文人骚客那里。正所谓 淡抹浓妆山如画,酒旗儿三两人家。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酒文化的兴盛。诗人谢宗可有首《酒旗》诗写得妙: 水村山郭酒初香,纻影青青字一行。垆畔低悬花雾湿,檐阴斜揭柳风凉。指挥意马冲愁阵,摇曳心旌入醉乡。惆怅步兵招不起,半竿空自舞斜阳。 酒旗通常用青布制成,元曲中又称之为 青旗 。

现代人呼朋唤友地聚餐喝酒时,虽仍会有吟诗作画,但那也只是个别现象了。没了古人那种雅致文化的酒桌氛围,现代人剩下的只是热闹,着实令人为酒文化的失落感到些许遗憾。

二、酒与绘画创作的激发

历来酒与诗画是不分家的。大多画家都会借助酒来激发灵感。有了酒,绘画才会显得大气洒脱。饮酒与书画创作的密切关系不言而喻。画家和许多文人诗人一样,酒同样给了他们许多突发的灵感和激情,饮酒挥毫,落笔生辉。

酒跟绘画创作之间的缘分十分悠久。早在汉代时,汉画中就有许多有关酒文化方面的图像。到了唐朝时期,有着 吴带当风 的画圣吴道子,常常 嗜酒且利赏,欣然而许 ,乘酒后昂奋之际,始振其灵笔,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此种情况下完成的。《历代名画记》中说他 每欲挥毫,必须酣饮 。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唐明皇命吴道子画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的风景,能一日而就。只因酒兴大发,落笔恰到好处。这表明酒与吴道子的画之间,一定有些关联。

酒与绘画的关系,书画家与酒的精彩故事在明清时期仍是层出不穷。至明代,浙派画家吴伟可谓酒中豪杰,尤其喜欢饮起酒来,再作纵恣粗犷的山水。而水墨大家徐渭亦喜酒,同样愿意在痛饮后挥笔,晚年他在所作《又图卉应史甥之索》一诗中说: 史生亲携八升来,如椽大卷令我画。小白连浮三十杯,指尖浩气响春雷。 他把草书的宕荡奇肆线条和淋漓酣畅的水墨融会为一体,画面富于音乐美感的视觉形象。如《墨葡萄图》的笔斜风雨,藤蔓飞扬,浓淡相间的叶片,珠圆玉润的果实,无不统一于如痴如醉的情感旋律中。这除了得力于艺术功力之外,当然还仰仗于酒效,酒起到了催化和升华至最高境界的奇效。

陈洪绶也特以好酒,尤好为女子作画。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指出其在中年以后纵酒狎妓自放,有钱人拿了大把的银子恭敬地来求画,他都不予理睬。但只要有酒和女人,他自己都会找来笔墨作画,即使贩夫走卒乃至垂髫小儿,他也都有求必应,并自称 半生懒癖惟好酒 。这正如毛奇龄所说: 莲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 因而其诗文书画与酒很有缘分,以致 有酒如强风饮不辞 ,这也是他追慕古人而心有灵犀的原因。

酒不仅能帮助和激发画家的创作,而且还是画家们创作的重要题材,诸如文会、雅集、夜宴、月下把杯、蕉林独酌、醉眠、醉写 无一不与酒有关,无一不在历代的绘画中反复出现。他们酒后兴奋地引发绝妙的柔毫,于不经意处倾泻胸中真臆,令后学击节赞叹,甚至顶礼膜拜。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酒入画的内容很多,如以酒喻寿。醇酒之嗜,激活了二千余年不少书画家的灵感,为后人留下数以千万的艺术精品。这样的名画比比皆是: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晚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南宋刘松年的《醉僧图》;元代钱选的《扶醉图轴》;明代仇英的《春夜宴桃李图》;明代陈洪绶的《饮酒祝寿图》等等。

我国古代借酒作画者远非上述。可以说大部分画家许多艺术精品的产生,都与酒密切相关。当然,他们之所以能创造出精湛的艺术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的勤学苦练。但是,也绝不能忽视酒对书画作品的诞生所起的巨大推助作用。

三、酒与书法的关系

书法与绘画一样,要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须有娴熟而深厚的技巧和功底,并心有所感而寄于笔墨。要做到这些,许多书法家常借助于酒力。翻开我国书法史,可看到历代草书家大抵嗜酒。如书圣王羲之,其著名代表作《兰亭集序》便是他于绍兴兰亭喝酒时写就。在东晋永和元年,王羲之与好友孙统、孙绰、王蕴等四十一人聚于绍兴兰亭。流觞曲水,吟诗作赋,提笔草《兰亭集序》。笔兴随酒意而生,笔力随酒韵而成。顿然出现了一幅 遒媚劲健,绝代所无 的作品。全文三百余字中,即有 之 字十九个,但笔式各异笔韵不同, 千古极品 就在酒中问世了。就连王羲之在酒醒之后也大吃一惊,以致 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 。再也没有达到醉酒时那种神往的艺术境界了。酒作用于王羲之,使他成为千古书圣可见一斑。

唐朝以后,书法艺术得以继承发展,和酒也是一直相随相伴。唐代最今人叹为观止的书家要数张旭和怀素了。他们两人都是其时的草书大家,均喜醉后大呼作书,其书气势豪迈,盘曲放荡,有如电激星流,又若骤雨旋风,观之令人惊心动魄,不可思议。据史书记载,草圣张旭 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 ,于是有其 挥毫落纸如云烟 的《古诗四帖》。时人称他的狂草为 醉墨 。而怀素则是 每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 。有人问怀素写字秘诀,他竟以 醉 字作答,正所谓 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唐代除这两位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贺知章。据韦续《续书品》记载,他官至秘书监,性旷达好饮酒,是当时 饮中八仙 之一,自号 四明狂客 ,能诗善书,其作草 纵笔如飞,酌而不竭 。

书法的发展到了宋代后崇尚意态,注重情感的抒发,书法与酒的关系也就更亲近了。宋代书法家苏舜钦,官运不佳被谪放到苏州时,常练草书,有时酒酣落笔,较之平时更洋洋洒洒,别具一格,人争传之。据《清朝艺苑》记载:明朝遗臣朱耷,往往于醉后挥毫。人们知其嗜酒,闻字画 皆得其醉后 ,所以为了得到他的作品,便 置酒招之 ,将纸墨置于席边,待酒兴大发,他便开始泼墨,或 攘笔搦管,狂叫大呼 ,结果是 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 ,而 醒时,欲觅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万镒于前夕顾也!

元代著名草书家鲜于枢也喜饮酒,也常 醉极作放歌怪字 ,其书笔力劲健,奇态横生,名声与赵孟頫顷齐,同为元朝书坛巨擘。另有明代著名的草书家祝允明,他为人顽世自放,纵情于酒,其草书笔力挺劲,势态活泼,书如其人。清代的傅山逍遥物外,自得天机,故醉中作草能放笔直书,冠绝一时。可见,草书与酒结缘,同为不少书家所钟情,绝非偶然。毕竟酒能亢奋精神,诱发无意识,从而形成书艺创作的内驱力,这是不容置疑的。酒与书法共在,酒使不少书法家狂放不羁,不拘成法,激昂腾奋,然后笔走龙蛇,异趣横生,创造出了许多艺术价值极高的传世佳作。

(作者系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2008级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实习编辑:王婷)

(责任编辑:肖捷)

显示全文
作家张一一呼吁“妇女节”改名“美女节” 老子文化节 让周至民俗文化找到“回家的路” 美瞳成学生族新宠儿 陈强社协敬老迎中秋 共庆彝族祭祖节 乾隆珍稀港拍卖总估值4.3亿元 各地灯会迷人眼 江苏一村民用避孕套装炸药爆破 唐玄奘西游取经归来带回怎样的佛学瑰宝 清明节并非只是扫墓日 百岁老夫妻穿“情侣装” 民俗专家认为清明祭扫宜当崇俭尚朴 南昌“灯棍节”上竖起36米高灯棍祈平安 云南彝良牛街千年古镇龙腾狮跃闹元宵 惠安小岞“境主公”786周年诞辰 踩街尽展惠女风情 江苏惊现"手牵手"古墓 墓主疑为陈文帝 中土蓬莱第一山 老北京的那些话儿 定远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旅游 老上海传统年俗 老北京过年有哪些民俗摸石猴 摸铜特 摸门钉 西方对藏传佛教的误读 少数民族原始神话研究述评 “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活动走进甘南藏区 少数民族感生神话女性形象原型及其女性人类学阐释 春节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知 “中饰杯”珠宝首饰设计创意大赛落幕 打造中国最大戏剧产业园区 深圳市环保演出季拉开帷幕 国内外名家名团春临鹏城 民间绝活深圳“闹”春 深圳琴童又获嘉奖 深圳老年俗融绘新年画 深圳两雕塑家折桂法国美术大奖 第6届深圳关爱行动今启动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参考 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