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原始神话研究述评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的结果,都是 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一种综合精神的体现,也是一种原始的意识形态。

神话按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创世神话和英雄神话两类,创世神话是原始人类初期对自然与社会积极的认识结果和知识结晶,英雄神话则是以民族英雄的战绩、功勋为内容,反映民族社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民生活的神话。具体而言,创世神话包括自然神话、社会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族系神话、生产生活神话、宗教神话等七大类,作为创世神话中的英雄神话是指有关创世英雄或创世神的神话,如创造神、智慧神、创世祖、造物母等。

按神话的起源与发展系列来看,神话又可以分为原始神话、古典神话和文明神话三大类。原始神话包括上述的创世神话以及氏族社会神话、部落社会神话。氏族社会神话主要是关于图腾主义的神话,图腾主义乃是最早的原始宗教,图腾神话也是最早时期的神话。古典神话与原始神话不同,它是经过文艺家加工的神话。文明神话则主要是在阶级社会中产生的神话。

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神话资源,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少数民族神话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虽然神话可以分为如上所述的创世神话、英雄神话以及原始神话、古典神话、文明神话,但是就少数民族神话的内容和特点来看,他们的神话主要还是原始神话(当然也包括创世神话),英雄神话或者古典神话、文明神话在少数民族神话系列中往往很少或者不太突出;另外,学者们对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也还主要是集中在原始神话上。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有关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部分研究成果为材料,试图对关于少数民族原始神话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述评。

对于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从神话分类上来看,主要研究原始神话。不管是对少数民族葫芦神话、创世神话、盘古神话、火神话、洪水神话等类型的研究,还是对少数民族神话的思维特征、少数民族原始神话中的哲学思想的研究,以及少数民族原始神话与汉族远古时期神话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的主要内容或立足点都是少数民族的原始神话。

在对少数民族原始神话的研究中,创世神话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之一,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云南民族创世史诗中的自主意识》一文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有一个从神话时代到史诗时代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核心的内容,那就是人的自我发现、自我觉醒。首先,神话向史诗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理性的表现,也是人类在文化领域里自主意识的表现,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人发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确立了自己中万物中的主体位置。其次,在史诗中,原始人类表达了他们的 性恶论 ,诠释着他们对人性的原初理解,但是他们的表达的这种 恶 ,重点在于说明人如何由 恶 走向 善 ,而不像西方那样强调 堕落 、 原罪 。第三,如果说神话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整个氏族社会的,那么史诗的出现就与原始民族、国家的诞生有密切关系,史诗的出现标志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作者在此突出的是少数民族史诗所体现的 自主意识 对民族乃至对人类的重大意义问题,如果说这种 自主意识 属于少数民族在哲学层次上的觉醒或自觉,那么,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探讨少数民族的 哲学思维 与其民族的关系;作者在该文中也说,民族、民族意识的产生与史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史诗所表现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 自主意识 ,换句话说,既然 哲学上觉醒 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民族、民族意识的产生,那么 哲学上的觉醒 及其后的 哲学上的发展成熟 是否也与民族本身休戚相关呢?这个问题可以再进一步研究。

在创世神话的研究中,由于女神在创世神话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故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创世神话中女神形象嬗变的几个阶段》一文中,作者认为,在早期神话(原始神话)中,女性因素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女神的形象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在创世之初,创世大神往往者是与女神的形象出现的,这是由于女性自身所具备的生育能力与创世大神化生万物的特点正好吻合;随着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社会逐渐代替,创世大神的神格力量也被逐渐转移到男性身上,此时的女性神不再肩负开天辟地这重任,但人类的繁衍仍属于女性神的职责范围;从原始神话发展的本身逻辑来看,当它解决了世界及万物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之后,便开始了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的解释,女神由最初的创世大神演变为人类的起源神之后,也就成了各种文化的创造者、发明者,创世神话中包含着天文、农耕、饲养、医药等知识,而原始的创世女神往往在这些 文化 方面具有超凡的技艺,女神以文化之母的面貌在创世神话中出现是由妇女在原始社会初期所起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通过对女神形象在历史进程中被赋予的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和把握古代社会的发展脉络。

盘古神话是创世神话中的一个重要神话,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类型的神话原型,为此,学者们对盘古神话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满、壮、苗族创世女神的比较研究》对北方满族、南方壮族和苗族的创世女神进行的详细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三个民族的创世女神在女神的出世、女神的神力、女神的神格、女神的民间信仰以及女神与各自民族的(原始)宗教背景等这五个方面的差异。

《追问盘古 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一》一文从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文献学、神话学、地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考察了盘古神话的来源,通过研究认为盘古神话主要来源于两广地区的原住居民 壮侗语民族,即居住在华南珠江流域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等;盘古神话在后来的传播溶入了汉族文化的内容,特别是道教文化的内容,其中最突出的是道教的元气说、阴阳学说和术数理论。该文的深入研究为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原始神话对汉民族的影响,充分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道教传播与少数民族盘古神话》一文认为盘古神话是由汉族古代道家宇宙生成论哲学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渐次综合了天文学上的 浑天说 和谶纬书中的 三皇说 以及道教的神学理论等文化因素在三国时期形成的。正因为道教能够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所以道德在南方少数民族之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进而将盘古神话也带到了少数民族地区。该文还对道教在云南、广西、广东三地历史传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作为道教将汉族的盘古神话带到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旁证。此文以神话传播学为视角,将道教的传播与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流行的盘古神话作了一番联结,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角;但是该文疏于对少数民族盘古神话的本身作考证,即没有将少数民族神话史诗中的盘古神话进行研究,也没有将之与汉族地区的盘古神话作一番详细的比较;换言之,在没有确证少数民族的盘古神话与汉族盘古神话孰先孰后的前提下,就断言是汉族的文化(道教)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了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固然,道教的传播肯定会将汉族文化的某些成分带到少数民族地区,比如说盘古神话(假如果真如作者所言,盘古神话是汉族文化长期积累演变的结果),但是,如果如《追问盘古 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一》一文所指出的那样,即南方各少数民族本身的盘古神话才是汉族盘古神话的来源,那么,与其说是道教的传播将汉族文化带到了少数民族,还不如说道教的传播将少数民族的盘古神话传到了汉族地区。当然,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表明了在历史上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是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

从总体上研究少数民族原始神话,主要是偏重于对少数民族原始神话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或原始哲学思想进行研究。

在平啸的《创世神话与自然宇宙观的建立》一文中,作者指出,关注自然既是人类神灵观念的基本原因,又是人类认知自然的起点;而神灵观念恰好是神话发生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开端。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神话尤其是创世神话人类原始的自然宇宙观。另外,作者还认为,神话是哲学的史前史,在创世神话所提出的问题恰好是哲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从西方哲学的发展逻辑来看,人类哲学最初的成果是自然哲学,刚好自然宇宙的问题是创世神话所关注问题。在神话、宗教和哲学的关系上,作者认为,宗教是神话向哲学过渡的一个中间环节,它一方面把神话纳入哲学的范畴,另一方面丰富着神话并迎接着哲学时代的到来。这篇文章虽然不是针对少数民族原始神话的,但其中所提及包括上述观点在内的许多观点对于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原始神话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例如,如果我们承认上述观点,那么少数民族原始神话中的许多创世神话是否也是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或者汉族自然哲学的早期形态,只是在后来中国哲学的所选择的道路不像西方那样最先是对 大自然的惊异 予以较多关注。

王四代在《西南少数民族神话史诗中的时空观》一文中认为,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中合乎 逻辑 地包含着宇宙本体论、人类生命本体论与文化本体论的观念,这不仅表现的时间的继承性上,也表现在空间的演化上;具体来说少数民族神话史诗中的创世神话、洪水灾难神话和文化创制神话正是这三个层次的本体论的有序思考。作者认为,在少数民族神话史诗的宇宙时空演化论方面,各民族的创世神话体现了万物一体论和本源衍生演化万物的观念,前者是认为万物同源同质,即天地万物和人类都是出自于一个最高的本源,有共同的本源;后者则是认为本源的本质是二元对立统一(阴阳、男女、雌雄等)的,万物化生的最初动力也正是来自于这种本质产生的动力。作者指了出,如果我们仅从少数民族的洪水神话中去寻找 历史 ,而不留意其中的生命意识因素,不仅是 非历史 的,也是不合逻辑的。如果创世神话是宇宙本体论的时空历史观,与么洪水神话则是民族生命及社会本体论、价值论的时空历史观;创世神话注重从本源到万物的衍化,而洪水神话则注重对人类和民族生命历史自身的演化。文化创制神话是神话史诗中创世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之后的必然要合乎逻辑地出现的,在文化创制神话中,文化起源论和文化价值论是统一的。作者的一番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史诗作了一个清晰的疏理,以其中的时空作为主线,将少数民族神话史诗中的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文化创制神话构建成一个 合乎逻辑 的系列,从哲学的高度对之进行了论述,这对于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原始神话尤其是其中的哲学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民族创世神话的哲学审视》一文认为少数民族开天辟地的神话有朴素唯物论因素,他们从自然界的本身去探讨世界的本原,如 雾 、 妙音 、 瑞气 、 清云 、 浊气 、 气体 、 烟雾 等;而人类起源的神话则充分表现着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 物性 的特点,它们往往不是从精神甚至神的根源上去考察人类的来源问题,而是从物质世界本身去探讨。不管是开天辟地的神话还是人类起源的神话,其中都包含着许多辩证法的因素。文章还认为,从少数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可以看出,那种认为人只是大千世界中普通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宇宙万物的主人的思想,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 天人合一 的古老思想。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解决少数民族思想文化或哲学与汉族思想文化或哲学的关系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的。

《从少数民族神话看生命伦理观念的起源》具体关注了少数民族原始神话中的生命和伦理观念,认为原始神话中生命伦理观念是由人类最初对自然生命现象的困惑所引发的,并从人类起源神话、祭天神话、洪水神话三个方面详细展示了少数民族原始神话中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观念;文章认为,原始神话中大量出现再生的主题,在把自然界加以人格化的同时,道德也被普泛化;神话中所讲述的人类再生的事实,包含着人类生存需要的主题,充满着生命哲学的意味。

此外,对少数民族原始神话的总体特征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少数民族神话思维特征试论》一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少数民族神话思维的神秘性、感官性、拟人性和想象性。《西南少数民族神话思维特征论》则从神话想象的丰富性、神话意象的怪诞性和神话象征的深邃性三个角度,阐述了西南少数民族神话思维的总体特征。上述两篇文章虽然是对少数民族神话的思维特征的总体论述,但就其所关注的内容以及所引证的材料看,绝大多数还是关于原始神话方面的,因此这些特征,其实主要还是少数民族原始神话的特征。

《解读我国少数民族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以少数民族神话和民族精神的关系和内涵为切入点,指出少数民族神话传统与民族精神是多元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在:少数民族神话与民族精神在产生时间上的统一性;少数民族神话与民族精神在内容上的统一性;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信仰崇拜与民族精神的一致性。文章认为少数民族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包括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生生不息的探索精神;厚生爱民的人本意识等。这些精神主要是通过少数民族原始神话中反映出来的。最后作者借用费孝通在研究我国民族问题时提出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的原则,阐释了正确认识和积极弘扬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优秀文化传统。

在《论少数民族神话对建构中国神话体系的意义》一文中,作者认为少数民族神话对建构中国神话体系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中国神话体系是汉放与少数民族神话的结合体;其次,少数民族神话的丰富性是建构中国神话体系的重要依据;最后,建构中国神话体系是关键是解析神话的本质联系与演化过程。作者在文中认为,神话的产生发展大致遵循了图腾神话 祖先神话 自然神话 英雄神话的过程,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可以商榷的;其一,在各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中,神话的类型往往表现为 创世(开天辟地)神话 洪水(灾难)神话 人类起源(人类再生)神话 文化创制神话 的次序,我们如何来看待这两种观点是值得探讨的,此外,如果史诗中所表现的是 历史的痕迹 ,而作者的这种观点也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又如何把握神话尤其是少数民族神话发展的 历史与逻辑 的统一呢?其二,作者认为少数民族自然神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农业的发展;当然,不可否认自然神话与当时农业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自然神话中的 自然物 ,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其它 自然而然 的物体,都与当时的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我们又如何对待神话的产生与当时人们对大自然本身的惊异呢?据此,我以为,神话的产生可能最初还是要归于人对大自然本身的神奇和神秘而感到惊异,而农业的发展则因为自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而强化了自然神话。

综观上述对少数民族(原始)神话的研究,学者们大都采用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文化学等学科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少数民族(原始)神话的内涵、意义、价值等进行了丰富的研究,这些研究无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觉得有一点不足,那就是缺少从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少数民族(原始)神话是一个庞大繁杂的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构成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民族本身的(原始)神话就十分丰富,因此更不用说将各少数民族的(原始)神话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来研究。我们知道,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民族文化又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其为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在各少数民族中,由(原始)神话所带来的一系列观念和传统,也已经成为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少数民族(原始)神话进行哲学层面的审视,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薄弱的。

另外,如果我们承认哲学是从神话中发展而来的,如同在《创世神话与自然宇宙观的建构》一文所说的那样, 神话是哲学的史前史,在创世神话中所提出的问题恰好也是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人类从自然中提升出来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该如何认知自然。 在人类最初的意识形态(原始意识)中,包括原始神话、原始宗教所关注的问题的核心,可能更多的就是自然;就算是在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中类似或相通的 神灵观念 ,最初也是关于自然的,或者说自然神灵的观念乃是其起点、核心;如果从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来看,自然哲学是人类最初的哲学成果,那么毫无疑问,原始神话则可以作为哲学的一个源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少数民族(原始)神话中也应该包含着哲学的源头,如果我们对之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从源头上对少数民族哲学作出论证,这对少数民族哲学以及中国哲学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因此,从哲学的层面关注神话,从神话的本身审视哲学,不仅可以深入的理解少数民族(原始)神话,也可以为哲学的尤其是哲学的起源的研究开拓一个新的思路。

(责任编辑:恩祈)

显示全文
西方对藏传佛教的误读 老北京过年有哪些民俗摸石猴 摸铜特 摸门钉 老上海传统年俗 定远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旅游 老北京的那些话儿 古代书画中的酒文化漫谈 作家张一一呼吁“妇女节”改名“美女节” 老子文化节 让周至民俗文化找到“回家的路” 美瞳成学生族新宠儿 陈强社协敬老迎中秋 共庆彝族祭祖节 乾隆珍稀港拍卖总估值4.3亿元 各地灯会迷人眼 江苏一村民用避孕套装炸药爆破 唐玄奘西游取经归来带回怎样的佛学瑰宝 清明节并非只是扫墓日 百岁老夫妻穿“情侣装” 民俗专家认为清明祭扫宜当崇俭尚朴 南昌“灯棍节”上竖起36米高灯棍祈平安 “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活动走进甘南藏区 少数民族感生神话女性形象原型及其女性人类学阐释 春节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知 “中饰杯”珠宝首饰设计创意大赛落幕 打造中国最大戏剧产业园区 深圳市环保演出季拉开帷幕 国内外名家名团春临鹏城 民间绝活深圳“闹”春 深圳琴童又获嘉奖 深圳老年俗融绘新年画 深圳两雕塑家折桂法国美术大奖 第6届深圳关爱行动今启动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参考 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馆 爱国路要办花市 新年乐章送祝福欢聚一堂共勉励 深圳设计师摘取“金铅笔” 到公园广场享文化大餐 深圳创意文化中心揭牌 “深圳晚八点”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