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几只大碗,不知从何时起不再用来盛饭,只是盛汤、盛菜,更有一只带蓝箍的大号碗,成了稀罕物,早就将它收藏起来了。现在我家用来盛饭的碗是越来越小,饭也越吃越少了。
我们兄妹小时候适逢自然灾害的非常时期,家里虽然有几只灰不溜秋的大碗,却常常是空的,粮食不够吃,蔬菜供不上,连地里的荠菜、马兰等野菜都来不及生长。记忆中,我们小时候从来就没有填饱过肚皮。
真正能放开肚皮吃饭,是从分田到户开始的,家里分得几亩地,粮食逐渐收得多了,锅里的饭也煮得多了。那时人们的饭量大得惊人,干农活的大劳力,一顿能吃掉一斤以上的饭,够我现在吃两三天呢!
我们这一带有“闹饭”风俗。婚丧嫁娶,生日满月,有喜欢热闹的人(尤其妇女),常常给客人“闹饭”。酒过三巡,客人开始用饭,正吃着,有妇女悄悄地从厨房装满一碗饭,乘人不备,往某客人碗里一倒,那客人碗里本来就有饭,又加了一碗,饭就堆得小山似的,用乡亲们的话说,都阻到鼻子了。只要倒进碗里就得吃掉,这叫给面子。有饭量大的,正中下怀,红汤一泡,筷子扒得弯弯的,饭粒子像输送机一样流进喉咙里,不消一会,又是碗底朝天。大家欢笑,更有人赞叹其饭量。饭量小点的,被闹上了,看看自己碗里的饭,觉得任务艰巨,难,也要吃;不吃,或吃不了,就是没面子。挖了一筷子又一筷子,还是那么多,原来倒进来的一碗饭,是用锅铲子一点一点地压实了的,一碗简直抵得上两碗,甚至三碗。只得加快速度,狼吞虎咽,腮帮子胀得鼓鼓的,吃相惹人发笑。
“闹饭”风俗已成往事。都是饭量越来越小“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