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拜天地拜炉火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蒙古族筷子婚俗

流行于蒙古包的筷子舞,在喜庆的婚礼上,新郎、新娘和参加者手持一束筷子,有节奏地敲打着肩、手、腰、脚,边打边舞,时而旋转,时而下蹲,两肩和腰随之相应扭动,节拍明快,动作优美,令人目不暇接,平添了婚礼的喜庆氛围。

我国北方农村还流行着一种风俗,每当新婚之夜闹洞房时,人们将筷子从窗外向新房里扔,以示吉祥如意,"快"生贵子。

蒙古订婚送礼多

如果蒙古小伙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订婚前,要托媒人带着象徵和谐、甜蜜、旺盛的白糖、茶叶、胶等物品,用一块白手巾包着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则可以进行。随后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带着哈达、奶酒、糖块之类礼品求婚,一般要进行数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订婚礼后,男方还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将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这件婚事便确定下来。当接近婚期,男方要给女方送一次礼,一般是煮整羊一只,还有酒、茶、哈达。女方对送礼者热情招待,双方祝酒,口颂吉祥语句,对歌庆贺。

新郎受掰羊脖考验

鄂尔多斯蒙古族新郎以及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家后,总会被女方家当作上宾热情招待,大家在一起又吃又喝又唱又跳,好不热闹,这时,男方祝颂人会悄悄地离开宴席领着新郎来到新娘的房间里。待他俩在客位上坐下以后,陪娘们就会端上来一个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并请新郎把羊脖子从中间掰断,以试新郎的力气大小。为了戏弄新郎,陪娘们早就将一根红柳棍或一根铁棍子巧妙地插进羊脖骨髓道里。新郎如果事先有人指点,他就会识破其中奥妙,取出柳棍或铁棍,很容易地将羊脖子掰断。有的新郎则不识其中秘密,因而费尽力气,弄得满头大汗,像狗咬乌龟一样,又着急,又羞愧。而陪娘们则趁机用十分辛辣刻薄,但不怀恶意的语言挖苦,取笑新郎。被讥笑得满脸通红的新郎,此时恨不得脚底下突然有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洞。

蒙古族是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约在13世纪20年代进入青海。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有88829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1%,主要分布在海西州的德令哈、格尔木市和都兰、乌兰县,黄南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州的祁连县、海晏县和门源县,以及西宁市、海南州、海东地区、大通县和部分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有海西蒙古族

藏族自治州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青海蒙古语属蒙古语卫拉特方言,同以正蓝旗为代表的察哈尔语音为标准的蒙古语相比较基本一致。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文字使用“胡图木”蒙古文,即同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使用同一文字。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逐水草而牧,经营绵羊、山羊、马、牦牛、骆驼等,居住园型毡帐“蒙古包”,冬暖夏凉,便于移动和抵御烈日风寒;部分在小块农业区和东部农业区从事农业生产,居住庄廓院式的土木结构房屋。其服饰由于长期与藏、汉族交错居住,因而形成既不同于藏族而又有别于内蒙古蒙古族的特点。男女冬季均穿“德吾日”(长皮袍),多用绒布做衣面,夏秋季则穿“拉吾谢格”(夹袍),节日或做客穿“吾齐”,(羔皮长袍,以绸缎或平绒做面,镶水獭皮边或彩色氆氇镶边),均系丝绸腰带。饮茯茶是蒙古族群众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青海蒙古族能歌善舞,豪爽好客,喜摔跤、赛马;信仰佛教,普遍崇奉藏传佛教格鲁派。

青海蒙古族的婚俗

蒙古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基本上遵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传统习俗。也有自由相爱成亲的。但婚姻的最终决定权在于父母。同姓不能通婚,表兄妹也不能通婚。青年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后,首先需要定婚。定婚时男方送羊、酒、茶、衣料、首饰及其他生活用品,女方陪炊具等。部分地区还有“偷婚”风俗。

婚礼

举行婚礼的这一天一大早,新郎同主持婚礼的人带着迎亲队伍,备上高头大马,带上彩礼,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抱着大酒坛子。坛子颈上系着一条洁白的哈达,还挂着用红丝绳套着的一大块扁平的方形水胶。这块水胶象征着新郎和新娘的爱情,如同这水胶贴合的一样,永世相亲相爱。其他人,有的抬着整羊,有的拿着哈达等,来到女家。女家的主人和亲友,远远看到迎亲的马队,便在蒙古包前的草地上打着锣鼓、吹起海螺,欢迎迎亲人。迎亲人离蒙古包几十步外下马,新郎向新娘父母各敬献一条哈达,接着向兄弟姐妹献哈达。父母接过礼物的时候,要对新郎和新娘致以崇高的祝福.礼毕,由女家设宴招待双方亲友。这时歌手唱着动听的祝词,从盛满酒的鼎形大坛里,用九眼漏勺向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献祭。然后从酒坛中斟酒入盅敬给席上宾客。唱完盛宴祝词后,大家放声歌唱喜庆歌。

酒席结束的时候,男女双方各献上一只整羊,一只放在男人们面前,一只放在女人面前。这时席上年纪最高的男人先动手在荐骨部的两侧下两刀,然后把刀子交给主婚人。主婚人顺刀口切下两条肉片,横放在荐骨上,然后长者拿下一条放在蒙古包内上方的箱子上,接着由主婚人将肉卸开,分别放在其他客人面前。放在女人们面前的整羊肉,由嫂子辈的人卸开,分别放在其他客人面前。这时由负责招待客人的人说:诸位客人吃肉。吃完肉,东家再给每人敬一杯酒和一碗酸奶。这叫水胶哈达的宴席。当天晚上新郎同主婚人与一个跟随人住在岳父母家。次日,招待完女婿后,岳母将用红绸包好放满糖果的银包木碗装进女婿的荷包里,又在腰上围紧。这时主婚人说:我们已经受足尊敬。于是女婿请岳父一起先启程。姑娘将要启程,把一包包有青稞、麦粒、奶食的哈达掷入母亲的蒙古包,以象征留下娘家的福泽。然后两位嫂子牵着姑娘的马,前边又有两位嫂子举着画有龙凤的帐幔,上马领路。姑娘的母亲紧跟在姑娘的后头,其余人分两行骑马送行。行至半路,由新郎和几位陪伴的人前来迎接客人。迎客的两嫂子扶新娘下马,新郎接迎岳母,并在原地摆午宴。午宴后继续前进。

他们一路上唱着送亲歌,来到新房前,绕着新房顺转(即顺时针)三次。然后迎客人给新娘的马鬃上洒圣水,扶新娘下马。这时有两个力气大的人跑上前去,把两个支帐幔的抱下马来,否则新娘不下马,其他客人也不能下马。然后把新娘和新郎扶到新房前铺在地上的毛毡上,让他们并肩站在毡子上的桌前,把羊胫骨的大小两头分别让新郎新娘抓紧,接着歌手唱起拜天地的词。唱完祝词,新郎新娘向日月叩三次头,又让两人把羊胫骨上的踝骨扳下来。这时歌手又说,英俊的新郎、秀美的新娘,顺着这洁白宽畅的大道,向宽大的新房赛跑!按规矩谁先跑进新房谁就是这家的的主人。在举行向日月叩头仪式的时候,已把新娘所有的用品在新房里布置好。与新娘的用品一起带来的,还有羊胸骨肉和一张绵羊皮,这两样东西等叩拜婆家父母时用。两新人跑进新房后,两嫂子给新娘重新梳妆打扮。然后主持婚礼的人手捧羊头给新郎在左脸上、新娘的右脸上蹭三下,将羊头从新房门口掷出,站在两侧的年轻人上前争套羊头。如果是女方的客人夺走,男方就用哈达和礼物把羊头换回来。这表示新郎新娘从此成为真正夫妻。这时男方接待客人的人领新娘给婆家的人叩头拜见。礼毕,在大蒙古包里,为男女双方的客人们大摆宴席。随后,新郎新娘请双方客人到新房。客人们每人要带一瓶酒和哈达或绸缎等礼物来到新房。这时新娘带来的羊胸肉和其他部位的肉也已煮熟,两位新人向诸位客人敬酒和羊肉,客人们也为祝福新人的新房将哈达、绸缎挂在从天窗垂下的坠绳上,把酒倒入大酒坛里。同时歌手唱新房的祝福词。这时新房门前已铺好新毡子和摆好桌子,上面摆了酒和各种奶食品。新房里招待客人的人说:下的雨要停,来的客要回。客人们便一一走到毡子上,接受新郎新娘敬献的欢送酒。到此,盛大的结婚仪式便告结束。

显示全文
维吾尔民间社交“给洗手水” 新疆民俗—哈萨克姑娘鞭子定情 南吕固“抬猴爷” 寻找“太湖三白” “闹饭”风俗渐行渐远 婚事“六礼” 侗家合拢宴 北京怀柔发现1300米明前残长城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三国简雍后裔身居四面山 修族谱找到150万宗亲 海南儋州人与众不同的结婚风俗 纳西族“东巴舞” 漳州600年历史 双兴宫保生大帝踏火日 泉州“花桥宫”金汁 制药法将失传 苗族的跳花节 太湖碧螺“吓人香” 龙舟的简介制作与各地风俗 “入洞房与度蜜月”的来历 为外甥祈福 神农架的奇风异俗 鄂伦春族·篝火节 河南三门峡深山村庄裸浴民俗遭年轻人抵制 新郎蒙头还被抢 藏族风俗习惯 北极村之“夏至节” 厦门疍民的人生礼俗 反对单身的回族“定茶日”风俗 朝鲜族“刀舞” 施秉苗族板凳舞 满族烧香的习俗 少男戴花妇女当“伴娘” 瑶族男人成年礼 梦见大笑有什么征兆 母亲节的那些习俗 四月初八 梦见抓到鱼的预兆 一些民族的习俗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