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风俗文化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客家传统

客家人作为古代中原人的后代,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集中概括为艰苦奋斗、热情好客、尊师重教、爱国爱乡。客家人从中原迁移到闽粤赣地区,由于平原地区已被原住民占据,一般只能定居在贫瘠山区,因而生活艰苦,必须奋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妇女,以勤劳贤淑闻名天下,农活家务都出色,家庭观念特别强,有“铁汉”之称;早期客家人作为移民,居住在人烟稀少、落后偏僻的山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团结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意识也就特别强,虽然生活艰苦,但养成了热情好客的文化传统;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数都有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因而文化素质较高,历来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其中梅州表现最为突出,被誉为“文化之乡”。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兴梅汉戏”,1933年改称汉剧。流行于广东的梅县、汕头和粤东北、粤闽赣边区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 广东汉剧的表演程式与京剧、湘剧、祁剧、湖北汉剧等剧种大同小异,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的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黑色象征刚勇,红色象征忠贤,白色和青色象征阴险、奸诈。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其角色行当分公脚、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脚等九大行。它的伴奏乐器也颇有特色,头弦、大苏锣及号头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 广东汉剧传统剧目有八百多个。较著名的有《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现代剧目《一袋麦种》。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县话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全省约有二十多个县市属客家方言区。它以梅县话为标准,因为梅县话影响大,语言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迁移中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东晋以前,客家先民原来聚居在中原一带。西晋末,中原地区发生了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于湖北、湖南等地,后又经唐末五代十国的离乱,又有的进一步南迁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进一步移入广东,逐渐入居粤东一带。宋代户口有主户和客户之分,分,后来者入客户,故有客家之称。在移居的过程中,由于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时间,至唐、宋时期方入粤,因此其方言较接近两湖方言。在广东四种方言中,也显得与普通话差异最小。客家方言有六个音调,平、入声分阴、阳,上、去声不分,保留了六个古人声韵尾。其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语音上有较大差别。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话,入居广东后,受着不同广东方言和地理历史环境影响,因而逐渐消失了卷舌音。

显示全文
鱼葬习俗 陕西各地名称的由来 上海松江的社交往来习俗 烧猪与广州婚俗 浙江嘉兴民风 山东聊城礼仪习俗 世界各国年夜饭 满族礼俗 东晋神通古寺 石塔石雕演绎隋唐佛门艺术 揭秘萧山湘湖蜈蚣山土墩墓群 或与勾践灭吴有关 最早的年节活动就是祭祀 藏区少数民族的通婚 惠安女服饰 世界上最小的古佛寺--托普鲁克墩小佛寺 维吾尔族风俗 宋代人怎样过年 广州商业习俗 西南少数民族蜡染艺术 贵州高坡苗人的洞葬奇俗 生育习俗 汕头的风土人情 门巴族生殖崇拜及其祭祀习俗 瑶族葬俗 寿诞习俗 神秘彝族俐侎人的传统祭祀 漳州百年龙眼树长新娘灯 兰州太平鼓 苗族长角头饰的由来 佛前定终身 老北京社交礼仪 青海贵德藏区成年仪礼 接济穷人的慈善机构 泉州崇武家家鱼卷飘香 同安古城年味浓 春节里出生的孩子是龙宝宝吗 土著民族的奇特婚俗 宋代的节目主持人被人称为“竹竿子” 压岁钱的由来及盘点亚洲各国如何给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