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刻木记事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思茅地区西盟县的佤族,历史上没有文字,留用木刻来记载天数、借贷、信件和工分。木刻一般用1.1—1.3厘米宽、10.5-11厘米长的竹片来刻,长短则视所需要刻的多少来定。第一种是记载天数的木刻;刻记某一天处理的某一重大事件,必须在预定的那一天来做,而不能错过,用此法帮助记忆而不致误期误事。木刻上的一个刀口就表示一天。如西盟大马散与歹格拉寨原有砍头纠纷,1957年双方在政府教育帮助下,表示愿意和解,并定期举行“剽牛洗手”的和解仪式。这是一件不能遗忘的重大事件。马散负责谈判的头人,就在当天刻了木刻。如果定期在12天之后举行,即在竹片上刻上12个刀口,过一天,砍去一格,到了只剩下最后一格的那天,就是举行仪式的日子。第二种是记载借贷的木刻:在借贷关系发生时刻下借贷数目。上方刻三个刀口,第一个表示借债人,第二个表示中间人,第三个表示债主。下方刻所借贷的数目,有以l元为单位的,也有以5元或10元为单位的。如刻有8个刀口,可以作8元,可以作40元或80元,由双方根据需要来决定刀口的数目和单位;这种木刻,似内地的借贷契约,一式刻两个,由双方各执一个。

第三种是通知或信件木刻:作两个寨子之间的通知或信件使用,上方的两个刀口,第一个表示甲寨,第二个表示乙寨,下方的三个刀口表示要在三天内来解决。如乙寨侵犯或损害了甲寨的利益,甲寨要通知乙寨在三天内来解决,即可刻木刻送给乙寨。木刻的一端削成斜角,表示事情很紧急,不得拖延。第四种是记工分木刻:解放后合作社时期的社员,每户都用这种木刻记工分,每根长约0.33米,一个刀口代表一分,一根刻满了再刻一根。互助组则用同样大小的方木条,四边都刻。马散部落称一为“太”、二为“拉”、三为“吕”、四为“绷”、五为“盘”、六为“里”,七为“阿里”、八为“斯代”、九为“斯代木”、十为“戈”、百为“更”、千为“亨”、万为“万”或称“戈亨”(十千)。

显示全文
苗族芦笙和芦笙舞 威信牛灯 昭通穆斯林生活 李家山青铜文化 香格里拉的宗教文化 砍牛尾巴 哈尼族习俗 彝族食俗 德昂族服饰 脱鞋习俗 通海迎春花街 佤族木鼓 桑略卓散节 傈僳族丧葬 苦扎扎节 千脚落地房 佤族禁忌 纳西族婚俗 傈僳族礼仪 傈僳族禁忌 佤山人头桩 拉祜族民间音乐舞蹈 罗平彝族的“送客菜” 香格里拉藏区风情 彝族礼仪习俗 文山壮族 傣族节日 招魂与丧葬礼仪 名目繁多的赕佛与祭佛 共戴马樱花同庆插花节 易门二月二会戏 玉溪米线节 玉溪花灯 傣族民间音乐舞蹈 佤族打歌 云南大理鸡足山朝山会 壮族家庭婚姻 布依族的家教 弯扁担木打杵 傈僳族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