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木鼓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木鼓,佤语称“克罗”,是佤族人民用来驱邪捉鬼,召集部落成员,告急友邻,出征战斗的重要器具。他们把木鼓视为通天的神灵予以崇拜,因此,1958年以前,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每一个佤族村寨都有一幢或几幢木鼓房,每幢木鼓房置一对木鼓,谓之一公一母。

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木鼓有许多民间神话和传说,均与先民们的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紧密联系。围绕着木鼓而举行的拉木鼓、跳木鼓房、敲木鼓和祭木鼓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佰族传统的庄重而又热烈的盛大节日活动,是佤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每年12月(佤族的格瑞月)是拉木鼓活动的时节,整个过程一般需10天。首先由头人和魔巴带领部分群众,在黑夜到选定做木鼓的大树,献上贡品,鸣枪驱鬼,再由魔巴念咒祈祷并挥斧砍树数下,接着人们轮流着彻夜把树砍倒,捡三个石头放在树桩上,意即给树鬼的买树钱,然后截一段两米多长的树杆,凿出树耳,穿上藤条,便是要拉的木鼓了;次日清早,全寨男女老少穿戴盛装来到山上,由魔巴挥舞树枝领唱着作指挥,众男子分两边手拉藤条,应声合唱,拉动木鼓,妇女助威呐喊,老人和小孩送水、送酒、送饭,边跳边拉,把木鼓拉到寨门外;木鼓在寨门外要停留二至三天,待杀鸡卜卦选好时辰后,举行隆重的剽猪、剽牛仪式,全寨人一齐将木鼓树拉到木鼓房旁的场地上,由工匠制作。拉木鼓气势浩大,场面隆重壮观,是佤族人民剽悍、团结的充分体现。接下来便是跳木鼓房和木鼓制成后入房上架时的敲木鼓活动,常常是全寨人甚至整个部落成员参加的通宵达旦的歌舞狂欢活动。祭木鼓,则是佤族的一项重大宗教活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的木鼓已演变成佤族人民歌舞娱乐的器具。与木鼓相联系的各种活动已成为佤族人民节日喜庆的习俗,而佤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质、团结向上的精神和粗犷朴实的性格却成为木鼓之魂,厚重地沉积在木鼓文化之中。近20多年来,经文艺工作者首次整理演出的《木鼓舞》及后来出现的各种版本的木鼓舞蹈遍及全国各地,多次走出国外,已在国内外产生轰动的影响。1994年12月,西盟县文工队创作演出的《木鼓舞》被国家列入“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舞蹈”,载人我国的艺术史册。木鼓舞已成为佤族文化的标志之一。

显示全文
桑略卓散节 傈僳族丧葬 苦扎扎节 千脚落地房 佤族禁忌 纳西族婚俗 傈僳族礼仪 傈僳族禁忌 无字情书 基诺族的特懋克节 摩梭人的猪膘肉 古朴的哈尼族服饰 彝族生活习俗 楚雄彝族三道酒 多彩的罗平彝族服饰 花腰歌舞 傣族婚宴习俗 马关壮族版画 独具特色的傣族纹身 纳西古建筑 通海迎春花街 脱鞋习俗 德昂族服饰 彝族食俗 哈尼族习俗 砍牛尾巴 香格里拉的宗教文化 李家山青铜文化 昭通穆斯林生活 威信牛灯 苗族芦笙和芦笙舞 佤族刻木记事 佤山人头桩 拉祜族民间音乐舞蹈 罗平彝族的“送客菜” 香格里拉藏区风情 彝族礼仪习俗 文山壮族 傣族节日 招魂与丧葬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