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人”与“延安人”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如果说陕北生态环境的进化是个历史的过程,那么陕北人种的变化也是个历史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中,原本土著的陕北人,在与外乡迁徙人的融合或与匈奴族人的融合中,发展成了一代新的陕北人,而当今的陕北人就正是这新的陕北人的延续。陕北人种的这种变化,也正是延安人种的变化。

远古时期的陕北,优越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成了人类初期理想的生存场所。于是,那个脱了皮毛、掉了尾巴、直起了前肢、有了语言表达的灵长物,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时,陕北人就有了自己的祖先。可以说,距今20万年前的现今的横山县一带,就生活着这样的“陕北人"。而1 92 3年在横山县的油坊头一带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和牙齿的化石,正是对这“陕北人,,的确证。但是,这时的“陕北人"到底有着怎样的相貌轮廓特征,还无从判断。只有到了1 9 75年在黄龙出土的另一具额骨和顶骨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被确定为5万年前的“黄龙人"时,陕北人才对自己的祖先形象有了一个大致的认定。陕北人形象的生动真切的显示,那是1 9 76年在神木石峁出土的一尊5000年前的玉质雕像。它是陕北初民对自我形象的刻画,大脸盘,鹰勾鼻,大眼睛,大嘴巴"现代陕北人的基本特征正好与此相吻合。这可以说是陕北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陕北人”。

但是,陕北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这方土地上的生命也在开始新的构成。当陕北黄土高原形成初期的农业文明被森林草原替代后,陕北开始了人烟绝少的时代,从而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牧地。而随着匈奴势力的扩大,他们经常由此进出而骚扰侵犯汉民族。于是秦代大将蒙恬率军到此抗击匈奴,并屯田戍边,筑城守固,迁徙内地罪人移居陕北。从此,陕北又开始了由畜牧之地向农耕的转移。但是,在这以后的数百年里,陕北不断有内地人的移入,陕北也不断在进行着匈汉两族的你争我斗,而最终和平共处,杂居相生,两个民族在陕北黄土地上实现了彻底的融合同化。匈汉两族人的血脉的糅化溶合,从而就有了陕北黄土高原这块地域中的新的陕北人。所以,就陕北人种而言,到这时,他们的身体里流动着匈汉两族人的血液,这样就使陕北人在人种上呈现了一种新优势:男性多壮实剽悍,女性多窈窕娟秀;男性多倔强豪强,女性多心灵手巧。

陕北人从土著“陕北人"到多民族融合同化后的新一代陕北人,使得陕北人在人种上有了一种新优势。而且,这种的地理环境下的特有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精神,造就了陕北人特有的心理性格和精神气度,这就是守的耐性与走的冲力的不协调的统一,忍让的本分与反叛的倔强的不协调的统一。这样,也就使得陕北男性多表现一种外静的内热、厚重木讷的秉性,陕北女性多表现一种情真意切、热烈似火的风韵。陕北人的这种特点,也正是延安人的特点。

显示全文
西安户县民情风俗 西安四色礼 西安亡人百日 安康丧葬遗俗 柞水渔鼓 陕西省各地端午习俗 五里镇风俗习惯 红白喜事的酒席宴会 紫阳茶俗三章 宝鸡西府冬醋 咸阳旱船 安康道情 安康奇特的称谓 陇州社火 岚皋杀年猪与吃泡汤肉 平利人的称谓习惯 西安古文化艺术节 榆林秧歌 安康六月六与“晒箱” 商洛一街三省风俗各异 陕南巴山地区盘歌迎新娘 咸阳乞巧节 陕西面条待客风俗 安康端阳节和赛龙舟 安康的婚嫁习俗 汉中婚嫁风俗 安康婚礼风俗礼仪程序 安康淳厚朴实的待客礼仪 榆林风土人情 洛南燎锅底俗闻 陕南哭丧歌 宝鸡端午风俗 白水仓颉庙会 甘井镇面花 陕西民族宗教 壶口斗鼓 汉中滑竿 陕南吃剖膛俗闻 长安大蜡 汉中草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