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虐童事件为何频频发生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被颜某虐待的儿童

近日,一起幼师虐童的照片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愤慨。这起虐童事件发生在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该校教师颜某在该园活动室里强行揪住一名幼童双耳向上提起,同时让另一名教师用手机拍下,之后该照片被上传到网上。该被揪耳幼童双脚离地近20厘米,表情痛苦,嚎啕大哭。相反,颜某却神情愉悦,乐在其中。当被问及为何要如此做时,颜某居然称是“为了好玩”。这句“为了好玩”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确实如此。

当有心网友从其个人空间找出累累前科时,恐怕再有涵养的人也不得不表示愤怒了吧——这位“幼师”不仅让孩子钻垃圾桶,把水桶盖在孩子头上,用胶布把孩子与桌子连起来,还把这些照片上传到其个人空间,甚至还在每张照片上标注“叫你不听话”、“我把他扔进去了”的字样。这简直就是把孩子当玩具,这样的人,还配当教师吗?

然而,这样的幼儿园“虐童”事件,这两年就已经层出不穷。之前就有媒体统计过11起“幼儿园虐童”事件,均为最近一两年内发生,为什么这种事件屡禁不止?为什么这些老师要虐待儿童?这恐怕是很多人要追问的问题。

河南省汝州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两位学生曾对该校的幼师做过一份调查,很好地描述了幼师这个群体是怎样的现状:

该校幼师学员都是15至18岁的花季少女,她们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但由于这些学员多学习差、升学无望,来上幼师多是迫于社会和家庭压力,而非主观愿望,所以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在她们身上出现。

有48%的同学是因为没有别的出路,才来上幼师的,34%的同学是家里硬逼来的,专业不是自己选择的,存在不情愿和逆反的情绪。

75%的学生认为学习太枯燥,45%的同学认为学习就像应付差事,服苦役,希望学校多放几天假,38%的同学对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在乎;70%的同学只喜欢唱歌、跳舞、美术等技能课,而对语数英等文化课无兴趣。

42%的同学总觉得心情不好,57%的同学觉得人生是一件痛苦的事, 52%的同学不知怎么的,老爱发火。

60%的同学选择做幼儿教师只是权宜之计,并没有想当做终身职业,62%的同学认为做幼儿教师是一件又苦又累的事。

显然,这种状态下培育出来的幼师,素质上做不了太大的指望,她们往往自己就是“问题少女”,怎能期待她们去教育比她们还小得多的孩子呢?而且从这个调查上看,这些未来的“幼师”满腹怨气,到了幼儿园很容易将怨气发泄在这些“好欺负”的孩子身上。

当然,这些情况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幼师都,但不得不承认,幼师的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地方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或乡镇,幼师的质量往往很差。温岭市教育局副局长就表示,当地幼儿园存在师资紧缺情况,幼师实际持证率仅为40%,为弥补师资不足,幼儿园基本实行“先上岗、后考证”。“民办幼儿园在教师招聘中有自己的实权,其教师存在的职业素养问题,教育管理部门无法负责。”

就连这次事件的当事人颜某本人也称自己是通过关系进来当幼师的。这种不合规的情况,进一步恶化了幼师的整体素质。 把孩子完全交给这样的幼师,后果可想而知。

当下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很多家长在把小孩交给幼儿园之后,就几乎撒手不管,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而幼儿园、学校的管理水平也往往跟不上。这造成了一些地方幼师“说了算”,在孩子面前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受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当孩子遇上素质极差的幼师后,受到虐待的可能性也就变得非常大。

面对当下接二连三发生的幼师残忍虐童事件,最需要的就是全民的关注,用最大的执行力解决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严格管理对幼师的培养选拔,制定严格的监管办法并严格地执行,让全社会对幼儿园进行全方位的监管,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显示全文
仅靠道德约束不了游客“随手扔垃圾” 西方宗教冲击下佛教的衰落 在武汉丢车的不仅仅是日本人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七大“相通点” 四天三起大事故 强化安全要认真汲取教训 “代笔论”下的文学欺骗 呼唤文学真诚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保守社会吗 汽车排污费勿步“限塑令”后尘 写作风格酷似马尔克斯的莫言 真正的学术需要贴“金”吗 洋品牌召回为何中国多例外 “你幸福吗”提问太没实际意义 成都红会任由捐款发霉亵渎了慈善 哪个汉字可以代表中国 中国的“80后”何以三十难立 “末日图书”折射出的快餐文化 “速生鸡”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可小觑文化外交的威力 中国人的姓不只是一个符号 中国顶尖人才流失为何世界第一 中国教育腾飞还缺两只翅膀 卖一两张盗版碟就判刑能打击盗版么 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出场费高得吓人 出卖钓鱼岛向日本献媚 李登辉汉奸言论 深沉的纪念南京大屠杀胜过愤怒 五一景区“逃票攻略”是一种矫情的反抗 小学生踩踏的惨剧为何频频发生 金庸攻读北大博士是美谈还是笑谈 少女之殇—没有青春的青春 “景区门票降价”切莫流于形式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问题 “身边的禁令”为何难以执行 潮州社群应当聚焦文化事业 “中国式事故”的悲哀 灾难善后如何走出“灾后重视”怪圈 谁该为两名幼儿死于家中负责 “房姐”的41套房到底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