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藏族服饰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舟曲藏族服饰是藏族服饰的一个支系。舟曲,藏语意为“龙水”。当地藏族也称博峪藏族。在明清时期,舟曲为卓尼杨土司领地。50年代后由文县辖管,1955年舟曲行政委员会改设舟曲县为迭部县,1962年又恢复舟曲县,属甘南藏族自治州至今。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白龙江上游高山深谷地带,南部与四川南坪县接连,著名风景区九寨沟就在附近的南坪。这里森林茂密,山峦起伏,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海拔相差悬殊,气候暖湿,境内多高山,河谷狭深,群山环绕,地表起伏,较高的山峰有青山梁,海拔4500米;羊布梁,海拔4213米。周围三大河流——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山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生存环境。舟曲特殊的自然环境是造就其独特的藏族服饰结构式样的根本原因。

舟曲藏族妇女和男子服饰

藏族妇女服饰。头饰:层层折叠的方形黑布盖于头上,称头巾。头巾用2公分宽的彩带作发圈在脑后束扎,使头巾自然形成左右两面坡型。耳朵上佩戴镶嵌有红珊珊、绿松石的银制大耳环。头上梳碎辫子30余根,藏族称“拉尼”,其端结接1公斤多的纯黑牛绒毛线,藏语称“架特”,梳成500余根碎辫子,均分成两组披在后背左右,坠至地,在腰际处用两圈锦带扎于长褂外,分别垂在腰的两侧,再分别折上来合成一组,从中间挽结于后腰腰带,再接一组“架特”坠地。这种发型,式样独特,线面结合,妇女走起路来整体带动局部,左右摇摆,飘逸不定,富有节奏感。

上身穿戴:上身穿白布衬衫,式样为长袖圆领,无装饰图案。衬衫上是护胸围腰,围腰用1厘米宽的几种对比色氆氇横向连接成对称的装饰纹样,底层为红布,上面用线串连一行行横向排列的红珊珊珠子。胸前佩挂直径27公分的圆形银盘。银盘中心凸镶红色大珊瑚珠,周围镶嵌景泰蓝装饰图案。腰际用一条宽10厘米、长2米多的织锦带环绕束扎。锦带用丝线和其他绒线混合自织,锦带上的图案为几何纹样和抽象色块,大多用朱红作基调,调合间色及暖色,色彩对比强烈,图案结构严谨,造型别致,线条简洁,富有强烈的装饰性。在腰前腹部与膝盖之间垂悬裹兜(又称肚兜),裹肚为三角形,基色为朱红,边缘绣着以群青为底的白边“适合”纹样图案。后腰系两条淡黄色扇面形腰带头,垂至腿弯处。外套是用黑色麻布式褐子缝制的无钮扣对襟长褂,长至腿弯处,袖短而宽,短至手臂,袖以白色为底子,袖口以“三元”的绸缎条搭配装饰,以蓝色为主调,袖口装饰边上端绣着白色几何图案。黑色长褂外面用一条宽16公分、长3公分多的有装饰图案的带子环腰两圈束扎。

下身穿戴:下身穿裤,裤腿短,裤管肥宽,形似喇叭裤,又似灯笼裤。面料为麻布或棉粗布,颜色为紫红、深红,也有纯黑色,裤腿至趾骨腕处用白羊毛裹腿层层压边缠裹至膝弯处。缠子头用细绳子接挽。脚穿单梁藏鞋或绣花麻布鞋。

另外,舟曲西北部成年女子梳两条又粗又长的发辫,发短者续接黑羊毛绒线,辫梢饰有玛瑙、珊珊,分别束于腰后。头勒黑色方布巾,耳戴银制大耳环。身穿大襟上衣,领口饰有银制或铜制的板扣,板扣有多种多样,上刻有“适合”纹样。腰间系红色或黑色羊毛编织带。裤宽大,下端紧束于脚踝。脚穿连把布鞋。

舟曲男子服饰。头饰:系头巾,色彩为黑色或青色。形状为方形,面料是粗布或棉布。少数人带银制耳环。

服饰:上身穿大襟短袄(短藏装),外面套以白色羊毛褐子褂。束腰带,腰带用黑色羊毛编织,图案为“二方连续”,腰间有装饰品,右侧挂有做工精巧的传统工艺品火镰,左侧挂藏式腰刀。裤为白色棉布面料,直筒。小腿用白色羊毛编织的缠子裹绑。脚穿单梁短腰鞋,或单梁白布鞋。鞋帮有装饰花纹。身背传统火枪。舟曲男子服饰的基本特征是:简朴无华,精干实用,轻便利索。

显示全文
舟曲藏汉民族主要禁忌 康乐筵席曲 穆斯林的“斋戒”习俗 积石山五月端阳 积石山民歌花儿 积石山宗教活动 积石山民居民宅习俗 瓜州赛瓜节 嘉峪关元宵节庆活动 嘉峪关仿古出关仪式 敦煌乐舞 景泰狮子舞 景泰习俗禁忌 景泰生活习俗 甘肃省各地端午习俗 甘肃—春节习俗 康宁塞外农家风情 张掖皮影戏 肃南马蹄寺观光旅游节 陇东皮影 舟曲家庭传统 舟曲婚嫁习俗 莲花山花儿会 甘南习俗少女上头 临潭元宵节万人拔河习俗 十八神庙和西番十八族 潇洒秀丽的藏装“曲巴” 碌曲传统藏族婚礼 碌曲藏族服饰 碌曲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碌曲传统节庆日 碌曲藏族礼仪 甘南迭部古老的彩陶文化 甘南别开生面的“南木特”藏戏 甘南七月法会 甘南九月法会 甘南佛像艺术 甘南燃灯节 甘南壁画艺术 甘南唐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