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与“焦尾琴”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蔡邕是后汉的文史大家,也是琴门圣手。所著《琴赋》、《琴操》是极有影响的琴学名著。其所作《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被称为《蔡氏五弄》,成为历代琴家推崇备至的千古名曲,甚至曾被隋炀帝列为考取进士的必考题目。

蔡邕制“焦尾琴”的传说脍炙人口。《后汉书》载,蔡邕游历吴中时,遇有人用桐木烧饭。蔡邕听到木材在火中的爆裂之声,认为是造琴的良材,就问人要了来斫制成琴。经弹奏,琴音果然优美非凡,遂成为举世名琴。因琴尾烧焦处尚存,人们名之为“焦尾琴”。虽是传说,似乎确有其事。据《南史》记载,至南朝时,蔡邕所制的焦尾琴为江东所得,存放于宫中的主衣库。当时齐明帝的侍臣王仲雄琴艺精湛,因而得到了每隔五日可以一弹焦尾琴的特殊待遇。可见焦尾琴也确有其琴,并在当时已是宫廷收藏的珍品。

焦尾琴的故事已成为在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用来泛指良琴,甚至已成为琴的代名词或琴体尾部的结构专名。古琴龙龈两侧的边饰,也用焦尾一词作为专称。唐李欣《题僧房》诗云:“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李咸用《山居》诗云:“焦尾何人听,凉宵对月弹。”清顾绍敏也有诗《秋日感怀》,云:“中郎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斫轮”。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夜深了也,取下我这焦尾琴来,抚一曲遣我的心闷咱。”文人骚客诗中吟的,曲中唱的,多有涉及。焦尾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踪迹,可见一斑。

显示全文
馒头取自蛮夷头 冰糖产自猪油罐 天台寺僧尼禅乐礼佛 名菜“狮子头”的传说 圣洁的西藏“沐浴节” 过桥米线的美丽传说 中国四大名亭之爱晚亭 独龙族纹面女 最后的“蝴蝶部落” 北京人何时开始吃辣椒 古老的编管乐器 京族的节庆与禁忌 三坊七巷在哪 鄂南锣鼓乐 京城烟袋斜街的温暖记忆 河南卫视功夫跨年 德昂族也有泼水节 说说各地的臭豆腐 丽江古城无城墙 塔吉克族的命名礼 遗落人间的净土 饮酒闻竹香 藏族的锅庄舞 轻功真的存在吗 水煮鱼从南“游”到北 唐代乐工黄幡绰 傈僳族阔时节 古代弹弦乐器 新疆神秘的克里雅人 中华武术被误解 访济南燕青拳师 明清时价比燕窝 黄瓜曾是高档菜 古代宫廷乐器 维吾尔族的斗鸡游戏 彝族撮泰吉 真正的中国功夫是什么样的 人类巴掌的延伸 铜响乐器“镲” 唐代歌手念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