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绝活深圳“闹”春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面人深受孩子们喜爱。

深大退休教授张济康(左)展示剪纸作品。

民间面塑栩栩如生。

栩栩如生的剪纸、活灵活现的面塑、五颜六色的风车、巧夺天工的糖画 这些散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春节期间被集体请进了深圳中心书城,不仅让市民一饱眼福,而且也使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 年味 更浓 乡味 更重。

从年初一开始,位于深圳中心书城的中华民间手工艺展演,成为深圳人过年的一大热门去处。来自五湖四海的民间艺术家汇聚一堂,现场表演剪纸、捏泥人、编织鞋、米上刻字、糖画等各色民间绝活。市民在充分领略民间艺术魅力的同时,也感受着一个别有滋味的中国年。

退休老人现场剪纸

每逢下午2时开始,位于中心书城一楼中庭的剪纸艺术展演总是热闹非凡。来自彩田剪纸艺术研究会的一批老年人,正在这里展出他们的剪纸作品,并现场表演剪纸。

彩田剪纸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新初是此次展演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告诉记者,这次展出的154幅作品,大部分是由研究会里退休老人创作的,涵盖了包括陕北、山东、北京等地的剪纸风格。我们参加剪纸活动,就是为了求健康、求快乐、求情趣。此次参加中心书城的展演,也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剪纸这项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为深圳人的春节增添更多喜庆吉祥,增添更多传统的中国元素。

虽然属于 半路出家 ,但这批退休老人的剪纸水平却非同一般。展演现场,不少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拿起手工剪纸,根本不用画,拿起剪刀喀嚓喀嚓几下,一眨眼功夫,各种形象的人物啊、动物啊,都栩栩如生呈现于观者眼前。他们的展演作品并非简单地照着书本模仿,更多的是把乡情民俗与民间传说故事巧妙结合,或者干脆是反映现代生活的原创作品。其中,既有中国传统的 喜鹊报喜 、 鸳鸯戏水 等作品,也有 阅读暖人心 、 放牛娃也爱读书 等反映时代新貌的作品,吸引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方寸之间别有天地

一只小小的鼻烟壶,内壁竟可以用细小的针笔画上山水、花鸟、人物,形象逼真,笔触精妙。昨天在中心书城二楼中庭的民间艺术展区,冀派内画代表刘守信的超凡技艺,着实让不少观众大开眼界。

据介绍,内画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以玻璃、水晶料器、琥珀等为壶坯,用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瓶内反手绘出精妙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色彩艳丽,可谓 方寸之间,别有天地 。迄今,内画艺术在中国形成了冀、京、鲁、粤四大内画学派。

已经从事内画20多年的刘守信此次也是受中心书城的邀请,特意来参加民间艺术展演活动。为了强调内画的精雕细刻,刘守信拿起画笔伸进玻璃瓶内现场演示如何作画,一笔一画小心翼翼,让一旁观看的人都忍不住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了艺人创作。内画最考验人的专心和耐心,别小看一只小小的鼻烟壶,有的时候也要画上两个小时,复杂的还需要10天。刘守信指着他已经完成的作品介绍说。

(责任编辑:admin)

显示全文
国内外名家名团春临鹏城 深圳市环保演出季拉开帷幕 打造中国最大戏剧产业园区 “中饰杯”珠宝首饰设计创意大赛落幕 春节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知 少数民族感生神话女性形象原型及其女性人类学阐释 “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活动走进甘南藏区 少数民族原始神话研究述评 西方对藏传佛教的误读 老北京过年有哪些民俗摸石猴 摸铜特 摸门钉 老上海传统年俗 定远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旅游 老北京的那些话儿 古代书画中的酒文化漫谈 作家张一一呼吁“妇女节”改名“美女节” 老子文化节 让周至民俗文化找到“回家的路” 美瞳成学生族新宠儿 陈强社协敬老迎中秋 共庆彝族祭祖节 深圳琴童又获嘉奖 深圳老年俗融绘新年画 深圳两雕塑家折桂法国美术大奖 第6届深圳关爱行动今启动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参考 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馆 爱国路要办花市 新年乐章送祝福欢聚一堂共勉励 深圳设计师摘取“金铅笔” 到公园广场享文化大餐 深圳创意文化中心揭牌 “深圳晚八点”精彩继续 深圳词作音乐大战获三等奖 蓝氏是何时入闽的 少儿图书馆举办“新年音乐会品赏” 文博会美术作品拍卖会昨日落幕 “全国双拥模范城”金色牌匾捧回深圳 深圳琴童扬威国际钢琴赛 天津皇会的文化遗产价值 深圳第三届公园文化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