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广寒诱嫦娥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月亮上有人吗?不,那上面住着神仙呢!

千百年来,无数的小孩这样问着奶奶,而奶奶们又不厌其烦地回答着孩子。

夜空中众星拱卫的独占鳌头,平日里阴晴圆缺的捉摸不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宇宙之谜,令人迷惑、神往、沉醉、慨叹,直至百感交集。月华如水,从天庭潺潺流下,轻柔地洒向人们的心田,激荡起阵阵涟漪。“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自此萌发,人们对于月亮的那份独特情怀也在嫦娥、玉兔和吴刚编织的神话世界里慢慢地酝酿、发酵……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中,而最广为人知的要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了。“嫦娥奔月”是古人奔月梦想的朴素表达。相传,射日英雄后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交与妻子嫦娥珍藏。不料此事被门客蓬蒙知晓,趁后羿外出狩猎,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情急之下,嫦娥一口吞下不死药,随后,嫦娥立刻向天上飞去,由于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吴刚伐桂”则是人们对于月亮上存在的黑影的想象。传说中,黑影就是吴刚在伐桂。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且有神奇的自愈功能。西河人吴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留在月宫砍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是桂树随砍随合,吴刚只能不断地砍下去。“玉兔捣药”则说的是三位神仙的故事。他们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食物接济老人,但兔子告诉老人,“你们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进去。神仙们大受感动,于是将兔子送到了广寒宫,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药。这三个神话传说在民间有很多版本,但在总体架构上类似,只在细节上稍微有所出入。

中国古代关于月亮的浪漫神话不胜枚举。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如高山族、瑶族等关于月亮也有自己的传说。高山族的神话讲述了人们对于月亮出身的想象。相传,天地间本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一片,人们只能靠点火把来照明。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是哪一天,突然间,狂风把两个持火把的人吹上了天,天上从此就有了两个太阳。两个太阳轮流照耀着大地,烤得人们无法合眼休息,烤得大地寸草不生。终于,一位箭术高明的神箭手用强箭射中了其中的一个太阳,从此,它的光芒减弱,变成了月亮。不同于“吴刚伐桂”的传说,瑶族神话对月亮上明暗交错的情形则有着另一番极富地域特色的解释:天上的月亮本是方不方、圆不圆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一对青年男女立志兴利除弊。力大无比的男青年将一支支利箭射向月亮,将月亮一点点修理得圆圆的。可是,月亮光还是太亮。心灵手巧的女青年是位织锦能手,她潜心为月亮编织了一幅美丽的丝锦,让男青年挂在箭上射到月亮上。这样一来,月光就不再那么刺眼,而原先织在丝锦上的图案、房子、牛羊、桂花树等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面图案。后来,男女青年也来到了月亮上,男放牧,女织锦,过着美满幸福的日子。

重温这些传诵已久的神话,我们似乎看到了千百年前的祖先们仰望夜空,相互诉说月亮传奇的沉醉模样。其实,无论神话传说如何演绎,不论版本几何,中国人对于月亮的那份历久弥新的好奇与向往,那份融于骨血的独特情怀都将恒久流传。

显示全文
最早走出国门的武术流派 古老婚姻史诗 “花酒”的N种吃法 孔子听音乐可辨容貌 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屋 丝绸路上的压缩饼干 谁坐枕头谁当家 神秘的木里藏戏舞蹈 吃的是一种情怀 笛子的种类 “菊城”小榄 古镇里的菊花宴 新疆手抓肉 源于古代猎弓的乐器 “功夫老人”带徒重育德 大红袍为什么“红” 中国首座民间“文革”博物馆诞生记 杨过发现秘籍的地方 击筑能手高渐离 中国著名的裸浴风俗 北京烤鸭祖籍非北京 杨氏太极拳溯源 西藏酥油花灯会节 唐代女歌手何满子 瑶族招郎习俗 葬者为百年前屠村惨案亡者 岩棺群探秘 千佛洞石窟 古镇双江的千年茶香 第七届全国武林大会清镇开幕 青城派掌门人自述南极中心摆太极阵 绍兴人的生岁茶俗 苗族祭尤节 海南鸡饭是谁发明的 十三弦筝之由来 唐朝帝王的养生品 外国人怎样吃饺子 中华第一笛 大雄宝殿的“大雄”指的是什么 消失中的黎族女孩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