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婚姻史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刻道——又称为刻木,或称为苗族开亲歌,是施秉苗族酒歌的一种,因它的主要内容刻于圆形竹木之上,苗民们持棒而歌,故有此称谓。它流传于黔东南施秉县的杨柳塘镇一带。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以前结亲嫁女都要对唱开亲歌,如果答不出就要被罚酒。一个开亲歌数万行,牵涉面广,被祖先们以目录的形式刻在一根笛子大小的歌棒上。那些横七竖八的线条,一条就包含了上百行内容,一根歌棒数十个符号就记载了一万多行的歌词。于是有人把歌棒插在衣襟里,在唱歌过程如果有忘词的时候偷偷摸一下就会记起。

一根歌棒,歌师可以按图形符号从上往下唱,也可以从下往上唱。而外人却难明其详,所以施秉民间有“官家识字九千九,没有哪个能把刻道认得透”一说。

杨柳塘镇距施秉县城17公里,这里绿树环绕,翠竹青青。寨前是一片开阔的田坝,寨脚 有一股水桶般粗的地下泉水,此水清冽、甘甜,久雨不涨,久旱不涸,常年汩汩流淌,润泽着这一方土地。村庄有200户人家,1000多人口。这里常年气温在12℃——16C℃,降水量在1060——1200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居住在这里的苗族称为高坡苗——为众多苗族中的一支。

苗族刻道是由五言体组诗的形式构成,它叙述了苗族古老的婚姻婚俗,刻木符号不复杂,它产生的年代大约是苗族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度的年代,有人称它为苗族婚姻的史诗或苗族婚姻发展的活化石。它用酒歌这种形式记载苗族婚姻的起源、演绎及它的发展和进步。

诗歌语言通俗,口语化、生活气息浓厚,同时它又用丰富、瑰丽的想象,塑造了一个敢于追求幸福、追求自由的苗族少女形象,表现了苗族对婚姻的执着追求与向往。酒歌旋律低回,多重复。它在苗族中流传广泛,久唱不衰,是苗族酒歌的盛品。

刻道多采用枫木、梨木或竹制作,一共有27 格,每格以简单的符号记录,歌中有反复、对唱等形式,它是中国境内苗族群体唯一幸存的最古老的刻木记事符号。

苗族刻道已经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显示全文
“花酒”的N种吃法 孔子听音乐可辨容貌 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屋 丝绸路上的压缩饼干 谁坐枕头谁当家 神秘的木里藏戏舞蹈 吃的是一种情怀 笛子的种类 “菊城”小榄 古镇里的菊花宴 新疆手抓肉 源于古代猎弓的乐器 “功夫老人”带徒重育德 大红袍为什么“红” 中国首座民间“文革”博物馆诞生记 杨过发现秘籍的地方 击筑能手高渐离 中国著名的裸浴风俗 抹茶文化你知多少 秦王破阵乐 最早走出国门的武术流派 神秘广寒诱嫦娥 北京烤鸭祖籍非北京 杨氏太极拳溯源 西藏酥油花灯会节 唐代女歌手何满子 瑶族招郎习俗 葬者为百年前屠村惨案亡者 岩棺群探秘 千佛洞石窟 古镇双江的千年茶香 第七届全国武林大会清镇开幕 青城派掌门人自述南极中心摆太极阵 绍兴人的生岁茶俗 苗族祭尤节 海南鸡饭是谁发明的 十三弦筝之由来 唐朝帝王的养生品 外国人怎样吃饺子 中华第一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