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弦筝之由来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盛极一时的十二弦筝,到了隋唐已逐渐衰落。唐时,仅保留在清乐中,而相传之清乐,朝廷甚不重视,当时的情况,根据唐杜佑《通典》载文说:“工伎转缺,能合管弦者,唯春江花月夜等八曲。”几乎处于淘汰状态,取而代之则是十三弦筝的兴起。

十三弦筝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隋书·音乐志》。该书记载了隋朝雅乐用十三弦筝之情况。

十二弦与十三弦虽一弦之增,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唐时传入日本的十三弦筝,其定弦方法,林谦三根据《仁智要求》《调子品》等书考证,认为是以“宫征羽宫商角征羽宫商角征羽”或“宫商角征羽宫商角征羽宫商”等的排列。这新增的第十三弦第十二弦成为五度或四度关系,其目的在于加强“宫征”两音,盖是与当时流行调式有关。正如林氏说说:“其发展动机,在于加强主声”。以后改为第十三弦与第十二弦为邻近音,也并未削弱这新增一弦之作用。

那么,这一弦之增,究竟是谁所创?《隋书·音乐志》记载说:“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时,获得了南朝宋齐旧乐,就有筝在其中。”他亲自听了演奏后,兴奋地说:“此华夏正声也!”七年前(公元582年)隋文帝认为南朝音乐是“亡国之音”。今则称南朝音乐为“华夏正声”。这个转变,完全是为了适应政治上的需要,其目的在于恢复汉族传统,取得正统地位。于是他下令说:“以此为本,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以定新律吕,更造乐器。”最后,根据他的命令,建立了清商(清乐)署,有筝等十五种乐器应用。因此从继承关系来分析,十三弦筝应该说是传自梁陈。再看《隋书·音乐志》另一记载:礼部尚书牛弘等人,议定雅乐,积年不成,奏称中国旧音多在江南,梁陈音乐合于古乐,请修补以备雅乐。奏准。终于在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雅乐定稿,其中有十三弦筝的明确记载,可见隋代雅乐是梁陈所传,那么,隋代雅乐用筝传自梁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同时,隋文帝对南朝礼乐,经过七年的观察,已有所悟,认为正统所在,他是不会对乐器作轻易改动的。因为梁朝礼乐,在南北朝诸国中声望最高,如东魏孝静帝时,掌握一切朝政大权的高欢,他的部下,因文武百官贪污,请高欢予以惩治。高欢说:江东还有萧衍老翁(梁武帝),专讲文章礼乐,中原士大夫南望企慕,认为正统所在。我如果过急地整顿纲纪,不相宽容,人物流散,我还立什么国!可见梁朝的汉族传统礼乐,在政治上有一定号召力。隋文帝也认识到,要符合汉族人的愿望,获得民众归心,只有恢复汉族传统,才能稳定政局。同时他也承认南朝音乐为“华夏正统”,尽可能地接收正统地位,以不被人看作“异类”而遭受反对,所以隋文帝对汉族的正统礼乐器(尤其是雅乐)是不会轻易去改动的。故说十三弦筝传自梁陈,当可无疑。

显示全文
海南鸡饭是谁发明的 苗族祭尤节 绍兴人的生岁茶俗 青城派掌门人自述南极中心摆太极阵 第七届全国武林大会清镇开幕 古镇双江的千年茶香 千佛洞石窟 岩棺群探秘 葬者为百年前屠村惨案亡者 瑶族招郎习俗 唐代女歌手何满子 西藏酥油花灯会节 杨氏太极拳溯源 北京烤鸭祖籍非北京 神秘广寒诱嫦娥 最早走出国门的武术流派 古老婚姻史诗 “花酒”的N种吃法 孔子听音乐可辨容貌 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屋 唐朝帝王的养生品 外国人怎样吃饺子 中华第一笛 大雄宝殿的“大雄”指的是什么 消失中的黎族女孩成人礼 咏春拳宗掌门人 浓缩大千世界 西藏桑耶寺 诗人陆游的美食情结 猎虎的民族 打击乐器堂鼓 记忆中的江南风韵 徽州唐模古村 西藏有个妇女节 三届奥斯卡导演 角逐“功夫之王” 世界搏击高手齐聚“功夫盛典” “酒”这个字的由来 苏东坡命名的美食 鄂南呜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