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唐模古村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初次走进徽州的唐模古村,竟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记忆中,却一时又搜索不出这种感觉的清晰由来。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 猗。”这是《诗经·伐檀》中的诗句。坐落于唐模村口附近的“檀干园”就是取其意而命名的。“檀干园”建于清初,又称“小西湖”。亭台楼阁、水榭拱桥点缀其间,湖堤檀木茂密,湖面波光水影,远眺山色空蒙,近赏美不胜收。

流连园中,恍惚间仿佛漫步于江南园林,竟然忘却了这是位于皖南山村。那曾经砍伐檀木的“坎坎”之声虽已飘然远去,但眼前极具古典风韵的园林却处处诗意盎然。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黄山市徽州区。唐模最早是汪氏家族聚族而居的村落,其祖先汪华曾在唐朝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取名“唐模”据说是其后人为纪念唐朝对祖先的恩荣,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的村庄。

徽州古村的村头一般是由老树、河流等组成的“水口”景观。潺潺流水预示着滚滚而来的财富,而葱郁茂盛的树林则象征着家族人丁的兴旺。

唐模的村口除了树林、溪流,还矗立着一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沙堤亭”。此亭上下共三层,中空,上有回廊,飞檐翘角。从不同角度看,每个平面均为八角, 又名“八角亭”。微风吹过,悬挂在亭角的铁马飞铃叮当作响。亭子的旁边屹立着一棵老树,树龄据称已有400多年,听说电视剧《天仙配》中为七仙女和董永开口做媒的槐荫树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只见老树上有人们祈愿系上的许多随风飘动的红幡条,显然这株饱经风霜的古树在当地已被视为神灵,令远道而来的我们对它肃然起敬。

徽州一带流传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佳话。距村口不远处,是一座四柱冲天的高大石坊,横跨通往村中的小道,石坊上“同胞翰 林”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为纪念清朝康熙年间该村许氏兄弟两人考上进士、被皇帝钦点为翰林而建。由此可见当地文风之盛,这铭刻着当初万千学子渴望实现的 期盼,彰显着曾经诸多人家孜孜以求的殊荣。

无疑,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山村。富甲一方的家族、金榜题名的荣耀、缘定终身的传说、桃园世界的神貌……这个不大的村落,似乎汇聚着成真的好梦、成全了灿烂的幻想。

“水街”是唐模的一大特色。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小溪的两岸并立着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有民居、祠堂、店铺等,形成了夹溪对望的街道。溪流上的高阳桥颇 有名气,这是古徽州独具特色的廊桥,建于明代,石质双孔,桥面上建有五开间殿堂。沿街建有一座好几十米长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河设有“美人靠”,只见三三两 两的老人在此歇息聊天。隔不多远,溪上就有小桥相连。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翰林、该村晚清时期的诗人许承尧所撰楹联云:“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处处景美如画的村落。

“溪流无岁月,堤树有春秋。”行走在唐模,依稀穿行在时空的记忆中,有种陶醉其中、迷离恍惚的感觉,仿佛悠然游荡在远离尘世的仙境里。唐模如诗,浪漫却如此真切;唐模如梦,茫然却并不遥远;唐模如画,绚丽却又置身其中。

离别之时,终于豁然开朗、醒悟过来,原来那种对唐模一见如故的倾心,是源自记忆深处熟读成诵的经典诗文、是脑海之中时常回放的熟悉画面、是珍藏心底深切向往的精神家园……

显示全文
记忆中的江南风韵 打击乐器堂鼓 猎虎的民族 诗人陆游的美食情结 西藏桑耶寺 浓缩大千世界 咏春拳宗掌门人 消失中的黎族女孩成人礼 大雄宝殿的“大雄”指的是什么 中华第一笛 外国人怎样吃饺子 唐朝帝王的养生品 十三弦筝之由来 海南鸡饭是谁发明的 苗族祭尤节 绍兴人的生岁茶俗 青城派掌门人自述南极中心摆太极阵 第七届全国武林大会清镇开幕 古镇双江的千年茶香 千佛洞石窟 西藏有个妇女节 三届奥斯卡导演 角逐“功夫之王” 世界搏击高手齐聚“功夫盛典” “酒”这个字的由来 苏东坡命名的美食 鄂南呜嘟 梅山武术的起源 佤族清戏的别样风情 与张飞无关的美食 傣族的贝叶文化 魏文帝垂涎葡萄酒 绝壁上的悬空村 太极宗师李经梧自传 鄂南民间吹打乐 纳西族的跑婚 朝鲜族老人的寿宴 东北的滋味 中国的传统名食 京西小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