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京西古道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在北京西部门头沟区的一座小山上,有一段在岩石上开凿出来的山路,路上密密麻麻地散布着100多个深深的蹄窝。这不是一条普通的道路,它绵延穿越于北京西山和永定河峡谷之间,历经千年风雨,被当地人亲切称为西山大路,深邃的蹄窝承载着历史的足迹,见证着古道的喧嚣与没落。

道路按其功用大致可分为几种:商旅通行道路,即以经济交通运输和人们出行为主要用途;军用道,即历史上曾以军事用途为主的道路;进香道,即以求神拜佛的信徒们奔向寺庙的进香活动为主的通行道路。

西山大路,自古以来就是京西山区通往京师的重要交通干线,历经金、元、明、清、民国,跨越800多年。特别是明代以来这条古道屡经修建,成为联系山西、内蒙古草原的主要道路。同时,由于商贸、宗教、军事等各方面的需要,门头沟地区逐渐形成若干条交通干线。门头沟山区蕴藏着优质煤炭,辽代以后一直是北京城的煤炭供应基地,早期以驴、骡等牲畜运输为主,昼夜不断,逐渐形成商道;山里的干鲜果品、土特产品也通过商道外运,城里的食盐、布匹以及各种日用品则通过商道运进。其次,门头沟地区的寺庙众多,尤以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娘娘庙等最为著名,到寺庙进香的民众长年不断,庙会期间香客更是数以万计,从而形成以寺庙为中心的香道。沿河城作为古代北京西部重要的军事隘口,明代就有重兵驻守,清代设守备负责沿线敌台的防务。斋堂城则是军事防御线的后方基地,当时所有军事物资、建筑材料的运输,以及敌台之间联络等,均依靠斋堂至沿河城的古道通行。

如今,驼铃叮当的古道早已失去昔日的繁华景象,甚至被荒草掩埋不见其迹。然而,作为一种文化,则愈显珍奇。说不完的故事,看不尽的风光,沉睡着的文物古迹,攒动着的赶庙会的人群,古道丰富的文化内涵,像一套百科丛书吸引着人们去翻阅,去体会。当您走在昔日的古道上,遇到一通记载修桥补路的碑刻时,不禁会联想起百姓为了生计在深山中艰难筑路的情景;站在古道旁颓废的安家滩村旁,仿佛会看到当年京郊驰名的砂锅产地的生产盛况;站在峰口庵古道蹄窝处,小煤窑上窑工背煤,古道上驮队成群的情景似乎重现。这条古道虽因近代交通的发展而废弃了,但其路迹至今明显,遗存尚多。踏游其上,岁月的沧桑,浓厚的人文气息,让人不虚此行。

显示全文
中国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开幕 剧团同台献艺 经典的村庄 天下门神出陕西 民俗遗产濒危 挥之不去的老北京儿歌 藏戏表演精彩夺人眼球 中国民间建筑工艺走向海外 "大寮嵌瓷"薪火相传 北京的虫趣 老手艺遇到新问题 苏州绣娘如何闯过著作权雷区 乾隆爷的御赐地方名吃“金边扣焖儿” 觉木隆藏戏的前世今生 白茶之白 千年帝都牡丹情 "禳词"陋习种种 老北京的儿时玩乐 牛郎织女故乡行 慰藉亡灵孤魂的盛节 元宵是闹出来的 老北京为何不戒烟 东北大车店 才溪小镇书写新传奇 "客家祖地"出了建筑之乡 老北京为何东富西贵 南京绿色的诗行 文化部评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长调不是劝酒歌 一道被忽视的老北京四合院风景 天棚天沟外卷帘 水浒人物身高知多少 老北京传下来的“女国音” 传统技艺在此传承 台湾"响仁和"弘扬中华鼓文化 用于贬损他人成独特功效 兔儿爷怎样落户老北京 面人师傅能捏400多种花样 探讨萨满文化保护与传承 国内外学者汇聚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