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大悟俗有“扒锄落地稳,种田为根本”之说。农事尢为重要。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习俗颇多,这里仅以插秧、施肥、收获、用水等生产过程中的习俗,略记一、二。
插秧 春节后,农民即开始春耕,作播种前的准备工作。谷雨节浸稻种(指中稻。现清明节前播早稻种),播种时要吃猪尾巴,以兆秧苗茁壮。插秧,必先备酒肉犒偿,谓之“上泥”;开始扯秧,为“开秧门”,先用秧苗遍擦手掌手背,谓之免“发秧手(肿手);栽秧一般是”换工“,但也有对缺劳力遇天灾人祸时便亲帮亲、邻帮邻,大伙支援;还有一种叫“栽秧田兜”或“凑脚”(方言,即短时间助人抢插),即东南只剩最后一块田,大家凑兴帮忙,人多田少,有的下田,有的只站在田边逗趣。栽完后,东家备酒肉,盛情款待,人多便数张方桌相连,对饮而散。
插秧技术有高有低,会插的进度快,不会插的,两边便形成长翼被围在田中,赶不上,出不来,叫“进鸡笼”或“捉鳝鱼”。往往是会栽秧的故意偷拿“笼”中秧头,或丢掉本人栽的棵数,使“笼”里人为找秧或多栽棵数,因在“笼”中,众人以此逗乐,活跃劳动气氛。栽秧时,还有青年男女互相摔泥浆、洒水,谓之越闹越发。或唱“秧歌”,一田之内, 一人唱,众人和,几田之间,相互对歌。
施肥 农家十分重视积肥,老年人一年四季粪箢不离肩。每年冬天,要对麦苗油菜普遍施一次水粪,再盖以厩肥,以防寒保保温。开春,复泼夏粪,俗有“正月金、二月银”之说,栽秧前,要将所有的土杂肥、厩肥撒人稻田,作水稻底肥。农家有“家有陈柴必富、家有陈粪必穷”的谚语。
农业 合作化后,化肥使用日趋普遍。社队比较重视底肥(播种前将化肥撒在田地里)和追肥(开春用尿素接苗)。
收获 秋收季节,农家先要打犒,谓之“抖镰把”,准备收割。七月半,要邀请亲朋喝酒,谓之“吃新”,以示庆贺丰收。并先抽回三刁稻穗,祭祀祖先。
用水 农田用水有规矩,一口塘,一座堰,都有主属。管水面积,均载契据,不得任意放水灌溉。放养成鱼按份子。天旱用水:田,分塘上塘下,先上后下;苗,分用水缓急,先急后缓;如存水不多,先救苞,后救扁草(未打苞的禾稻);从别人田里过水,要做好“平水缺”,使原田不折水;稻谷接近成熟而塘内存水少,则按序“上滚下沥”(水走遍了后敞缺沥到下田,直到水完为止)。
农业合作化后,塘堰由生产统一管理。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建立了统分结合的管水用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