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发源于荆楚大地,是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载歌载舞的乡土戏曲。

荆州花鼓戏正式以戏剧形式出现,相传始于清朝中叶,迄今已有 200年历史,它最初名叫“沿门花鼓”(或“推车花鼓)。在其早期阶段,常是三五个人搭成一个小小的戏班,走乡串镇,用几张方桌搭成平台,演出一些对子戏。常见戏目有《双撇笋》、《茅江夜话》,说是其领班是个叫贺四郎的民间艺人。演出内容,多为一些反映男女情爱的戏剧片断,演出时用简板、渔鼓伴奏,因其声腔柔婉,颇受四乡民众欢迎。当时,不少乡绅恶词曲辞淫糜,有伤风化,便呈请地方官府出面禁止。同、光年间,洪湖、沔阳的官府,曾先后发布告示,公开禁止。

荆州花鼓戏的初兴之际,有些失意文人纷纷参与剧目创编润色,贺四郎 (贺霞龄) 、汪春保、黄二生等艺人亦借鉴高腔、越调等其它地方戏曲的表演技法,并从汉剧、鄂东打锣腔、车路子花鼓中引入一部分剧目,由此使这一新兴剧种,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进而得以形成了具有本剧种演唱特色的传统剧目,如《江汉图》、《游春》、《逃水荒》、《活思夫》等。在其兴盛时期,甚至出现过“三里五台”的繁盛景象。

解放后,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荆州花鼓戏更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艺术上更臻完美,思想内容也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其现代戏如《家庭公案》、《海峡情》、《向老三》等相继进京演出,使得这一地方剧种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新编的传统题材剧《站花墙》,还被摄制成舞台戏曲艺术片在全国播映。

显示全文
跳 狮 子 武昌旧俗甘蔗节 荆州习俗禁忌 民间草编 浠水的庆寿习俗 湖北黄梅的买卖风俗之田地买卖 武汉过早习俗 张港茶文化 土家族过年要“忌嘴” 英山的婚嫁习惯 端午佳节由楚始 野火魂篝火晚会 荆楚地的民间民俗 湘潭民俗之立秧树 天门“三棒鼓” 大悟劝酒风俗 孝感风俗 荆楚大地的婚俗礼仪 民国前荆州衣服鞋帽习俗 峡民建房乔迁 荆州民俗节庆活动 大悟饮食风俗 土家赶年 益阳民俗之益阳弹词 闲话侗家吊脚楼 张家界宗教文化 益阳民俗之围鼓 益阳民俗之狮舞 大庸阳戏 湘西各民族禁忌 常德民俗玩龙舞狮 邵阳侗族风情 八月十五“三秋恰半” 凤凰蜡染 益阳民俗之地花鼓 湖南人冬至炕熏腊肉 岳阳婚俗 新宁乌饭节 木叶传情 八宝铜铃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