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某名校一女生因患抑郁症而导致去年最后一学期成绩一落千丈,校方因此给予留级处理。此事引起很多学生的不满,他们在网上议论纷纷,甚至发动了集体签名活动,希望改变学校的决定。
听到这个新闻,我并不意外。笔者女儿也曾就读此校,我们实实在在地体验了此校的唯“名”是图,这里的“名”指的是“名声”等关乎学校利益的事。
小女小学时成绩优异,但不擅运动,所以我说服她在中学加入一项体育活动作为课程辅助活动,以弥补其不足。遗憾的是,只有有潜力在各项比赛中“为校争光”的孩子才有机会进入体育类课外活动,否则一定被拒之门外。学校不是应该从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培养学生,完善其身心发展吗?在这方面,家长和学校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学校置学生身心发展于不顾,一味追求的只是是否对学校“名声”有利,这不是唯“名”是图又是什么?
我理解良好“名声”对名校的重要,但这与让有需要或有兴趣的孩子参与他们不擅长的活动并不矛盾,学校完全可以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不必让孩子们因自己“无能”而失望。
现在,校方让一位患上抑郁症的学生留级,丝毫不顾及这个已经身心脆弱的学生将会受到怎样的伤害,毫无疑问,这又是那种凡事站在校方而不是学生角度的思维方式在作怪。
教育部长王瑞杰强调今后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德育,作为一名家长,我十分赞同。遗憾的是,名校的所作所为似乎与王部长的说法背道而驰。这种只顾学校的所谓“名声”而不顾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显然是“失德”之举,不仅令家长和学生寒心,也是狭隘和短视的行为。我以为这极大地违背了教育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