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侃空气污染是无奈的抗议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在北京空气污染空前严重,民众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遭遇极大威胁之际,北京市环保局2012年12月31日发布的总结报告成为中国各大新闻网站的重点报道。报告说,“回顾2012年,经过全市上下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在平稳较快发展增长的同时,大气主要污染物继续下降,空气质量实现了继1998年以来14年的持续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空前、成效显著”。

网民也纷纷对此消息进行转发和评论。打开各个网站数以万计的跟帖板块,读者会看到一些直接的点评,例如网友留言说:“为什么再恶劣的情况下,都能找到值得称颂的亮点,环境都搞成这样了,还在歌功颂德?”“有无耻的主子必然有无耻的奴才。”更多的评论则是讽刺和调侃。“热烈表扬北京市环保局,14年来取得重大成就。”

北京市环保局认为:“虽然我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但距广大市民的期盼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均经历了几十年的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网友留言说:“有差距吗?没有!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

近年来,讽刺与调侃成为中国网民批评政府的一种常用手段,在各种重大新闻事件中都被广泛运用。英国记者李特尔根据他在全世界的采访经验,撰文讲述“专制社会盛产幽默”,“也许,正是因为见识过痛苦,才更能理解人们为什么需要找乐儿”,他说,“幽默还能帮助人们理解自己所处的困境。在不自由的社会,也能给人带来一点点自由感”。更重要的是,“面对困境,人们经常从幽默中寻找庇护,将幽默作为抵御进攻的防守”,“独裁者、威权领导人可以抵挡批评、仇恨、斥责,但是,奚落、嘲笑,具有强大的腐蚀作用”。媒体评论者徐达内认为,调侃空气污染是迫于无奈。

有网友把北京灰黄色的天空、拥挤的马路交通和汽车尾气排放三张照片合并为一张“连环画”,起名为“你所不知道的北京‘黄堵毒’”。众多网友自嘲为“人肉吸尘器”,调侃称“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还有网友用“爆表”来形容北京的PM2.5浓度值。

清华大学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被网民改写为“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一些流行歌曲也被派上用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欢迎您》被网民重新填词,成为《雾都欢迎您》。流行歌曲《北京北京》第一句变成了“大雾弥漫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也有了新版《沁园春·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

知识分子也用调侃来表达批评。文化学者吴祚来说,“引导人民打老蒋,成功了,引导志愿军韩战,出兵了,引导反右,成功了,引导亩产万斤,成功了,引导上山下乡,成功了,引导打倒刘少奇打击知识分子,成功了,引导打四人帮成功了,引导人民摸石头过河,人民现在还在河里,引导反普世价值成功了,引导人民呼吸污染空气,这个有点难,胡锡进吸不进了。”胡锡进是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总编辑。吴祚来还为该报代拟社论:“对治污要有耐心,要等一等伟大的祖国”。

也有观察人士对这些讽刺与调侃表达了担心。人权活动人士北风指出:“严重的环境红利透支导致重度污染,北京等地污染指数爆表,很多人在抱怨,调侃,但极少人感到愤怒。”知名媒体人程益中评论说:“民间对此次极端雾霾的反应,对如此关乎自身生命质量和安全的人祸的态度,较以往也有很大变化。人们极尽调侃、戏谑,几至欢乐;就是不见应有的愤怒,听不到强烈的呼吁。宣示公众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已经彻底绝望,已经懒得诉求,已经不再主张,一切听天由命吧;并且对大人物和官员也与难免会与自己‘同呼吸’,深感欣慰——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

显示全文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 中国教育应该推行异地高考 消费文化令节日异化 节回家成文化苦旅 车号吉凶查询 收入分配改革须尽快回应民生体验 贪财好色的和尚为何还有人喊冤 野味餐馆的“野味”是谁的“盛宴” 华山被捅游客质疑嫌犯身份遭顶包 称被群殴致伤 生男生女预测表 “抵制西方情人节”是文化自觉吗 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何不可怕 把反腐寄托于制度的想法太天真 肯德基“卸责式”道歉有多少诚意 中国是“礼义之邦”非“礼仪之邦” 裸模老汉呼唤家人关爱 抄袭丢的是诚信 是对知识产权的人为亵渎 “送温暖”不要搞成“秀温暖” 经世奇才陶澍 舒淇应该向苍井空学些什么 谁把太原市长捧成了文化符号 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想象” 是谁需要一个“人造”的韩寒 公平教育不能容忍加分政策 经济腾飞莫让文化瘸腿 有文化才有发展前景 给道德利益基础伤害不了道德 洋溢古典情愫 元宵节“汉服秀” 名校“唯名是图”有违教育宗旨 以雷锋精神测评城市文明 神十着路时间 神十返回舱安全着路地点 是否有必要对湘潭大学下跪学生“较真” 神十最新消息 神十返回舱着路地点 神十返回舱成功着路 神十返回舱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