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教育不能容忍加分政策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网络配图

年年有考试,年年有加分。中考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各种加分政策也随之出台。今年广州共有7217人获中考加分照顾资格,如华侨海归子女、烈士子女可获加20分,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台湾省籍同胞子女可获加10分。户籍在本市的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录取等。乍一看,以为又回到“血统论”时代,除了拼出身还是拼出身。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教育法也明确指出: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既然众生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出台“下位法违反上位法”的加分政策是何依据?在国际法律中,也只是规定外籍适龄儿童在初等教育方面与所在国公民一视同仁,绝不会让外国儿童高本国孩子一等。

如果要讲贡献程度的话,一直在国内的公民为国家付出更多。何况大家都是纳税人,拥有的权益应该是平等的。政府在平衡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时,它的态度应当是客观中立的。其次应考虑如何做好服务,而非滥用公共资源。长期以来,某些部门总喜欢针对一些个别人群,随意地出台一些针对个别现象的规定,已经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和政策指引。比如为了吸引外资,地方就给外资企业以税收等方面的特殊礼遇和优待,享受“超国民待遇”。一部分人得到不合理的优待,代表了更多其他的人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可见,这种不公政策的本质,就是以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做政府的顺水人情。而这种政策的出台,政府以任何的形式征求过公众意见吗?

保证公平正义是一个政府的职责所在,不应有任何逾越和违背。其实,体现组织关怀有很多种形式,未必需要通过加分来表达。难道在有关部门眼里,这些海归子女、烈士子女、台胞子女等的学习能力一定比当地的普通学生逊色,而必须要用这个加分来实现他们的“升学梦”?即便认为海归等子女学习存在困难或者是为了吸引人才和资本,也不应该在事关公平的教育方面,使用这种简单化的、公然制造不公的一刀切方式。

承认差异,但不能搞特权。要解决以上“特殊人群”的读书问题,绝非只有加分一种办法。比如说可以增加学位的供给,而非挤占名额,要让公平最大化而非让公平小众化。政府要清醒知道职责和义务所在,帮助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比如穷人、残疾人,可以给予费用上、物质上的资助,但不要以不公平的加分方式“施恩”,这种“施恩”既让普通学生强烈感觉到不公,也会让“受恩”的学生感觉到侮辱。

显示全文
是谁需要一个“人造”的韩寒 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想象” 谁把太原市长捧成了文化符号 舒淇应该向苍井空学些什么 经世奇才陶澍 调侃空气污染是无奈的抗议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 中国教育应该推行异地高考 消费文化令节日异化 节回家成文化苦旅 车号吉凶查询 收入分配改革须尽快回应民生体验 贪财好色的和尚为何还有人喊冤 野味餐馆的“野味”是谁的“盛宴” 华山被捅游客质疑嫌犯身份遭顶包 称被群殴致伤 生男生女预测表 “抵制西方情人节”是文化自觉吗 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何不可怕 把反腐寄托于制度的想法太天真 经济腾飞莫让文化瘸腿 有文化才有发展前景 给道德利益基础伤害不了道德 洋溢古典情愫 元宵节“汉服秀” 名校“唯名是图”有违教育宗旨 以雷锋精神测评城市文明 神十着路时间 神十返回舱安全着路地点 是否有必要对湘潭大学下跪学生“较真” 神十最新消息 神十返回舱着路地点 神十返回舱成功着路 神十返回舱最新消息 民国农村到底有多少地主 “劫商敬老”逻辑令人啼笑皆非 “镉污染处置奇迹”是自吹自擂 老子的无为就是指不与人民争利 安倍说法一日三变 慰安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