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吐
饭要尝着吃,话要想着说。
话到嘴边留三分。
茶要酽(浓),话要谈。
娃娃嘴里掏实话。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点评:这些谚语多是大实话。所谓实话就是经过生活淘洗之后的真理。而重新阅读,可以感受到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真理往往来自民间。
2,训教
平时不为(帮助)人,有难求不动。
小小不补,到大尺五。
穷汉莫夸当年富,老年莫夸少年勇。
萝卜是个菜,便宜是个害。
不用的人用三回,不走的路走三遭。
点评:我们的经验一直都很依赖课本。而生活中的道理,其实不过是这些“土”到家的话。“不用的人用三回”意思是事情不能做绝。
3,幸福
有福不长不算福
有福不可重受,油饼子不可卷肉。
有福不会享,一世受冤枉。
点评: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人民对幸福的理解,似乎也就是这样了。
4,家庭
家富裕不在房子窄。
米面的夫妻,酒肉的朋友。
儿媳进门,父母歇心。
家无主,桶无箍。
羊在群里活,人在家里过。
点评:家里的闲话其实不“闲”。多少道理就藏在闲话里。
5,生育
三天不打,翻墙揭瓦。
三翻六坐九爬爬,十个月就会叫大大(父亲)。
前院的水往后院流。
男不忌苦,打不忌生。
娃娃是绊大的,葫芦是吊大的。
点评:劳动人民是智慧的。“前院的水往后院流”的原意是劝戒儿媳妇要善待婆婆,但现在其实完全可以引申为做事要考虑后果。
6,心情
不说不笑,耽误了青春年少。
和气生财,和气生福。
人有千种好,也有一种孬。
人不能常好,天不能常晴。
人有三天好,也有三天恼。
点评:教育不仅来自课堂,更来自民间。一些谚语对一个人的成熟也许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7,年岁
先上来的眉毛,不如后上来的胡子。
天怕秋来旱,人怕老来穷。
三人出门,娃娃手勤。
少要稳当,老要张狂。
小小偷油,到大偷牛。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点评:事实上,民间谚语一直关注的都是人类很重大的主题,爱、家、幸福、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命运的抗争。这些关注的深入让谚语扎根在泥土中,枝叶繁茂。这些朴素的民间智慧,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