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哈密传播的终止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佛教传入新疆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公元1世纪前后。而传入哈密地区,则相对稍晚一些。但因哈密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所以佛教非常隆盛,佛寺建筑林立,香火青烟不断,晨钟暮鼓声震大漠,高僧接踵而来。特别是哈密白杨河一线的佛教寺院群落,虽然历经沧桑,至今仍呈现出当年宏大的规模,让人联想佛教兴旺时期的繁华景象。

自佛教传入哈密以后,当地的突厥、回鹘(畏兀尔)、蒙古及汉族,都是佛陀的虔诚信徒。白杨河最大的佛寺建筑(今称台藏)就是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由居住哈密的回鹘信徒所建。高昌回鹘王国将佛教尊为国教,上自宫廷下至百姓,举国奉佛。哈密是回鹘王国属地,受佛教浸染,概莫能外。

唐太宗贞观三年,唐僧玄奘赴印度取经途经伊吾时,曾投宿一寺,“寺有汉僧三人,中有一老者,衣不及带,跣足出迎,泡法师哭……”“自外胡僧、胡王悉来参谒。”这些史料说明,当时哈密的佛寺内,不仅有内地来的汉僧,而且也有当地僧侣。伊吾“胡王”也来参谒唐玄奘,就证实了当时在包括伊吾在内的高昌回鹘王国领域中,佛教的确是举国上下一致信奉的宗教。

13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旅行家路过哈密时,见到“居民皆是偶像教徒,自有其语言。”当地民族均是佛教信徒。元朝时期,哈密畏兀儿佛教徒中涌现出像必兰纳失里这样著名的佛教职翻译家,他曾奉旨代替元成宗在广寒殿受戒出家,足见其佛教经典修养之高超。

15世纪中,伊斯兰教虽然传入哈密,但哈密的佛教势力仍很强盛,佛教徒数量众多,明廷于是设立佛教管理机构“僧纲司”,管理哈密卫的佛教事务。明朝还分别任命僧速都拉失和僧太仓先后出任哈密卫“僧纲司”都纲,曾授给“敕命及印”。

这一时期已有哈密畏兀尔人改奉伊斯兰教,如忠顺王哈力苏丹在1439年就已信仰伊斯兰教,但其弟继位后却不称“苏丹”,“又建佛寺”,说明哈力苏丹之信奉伊斯兰教仅为个人之事,其家族中其它人仍信佛未改。其后至15世纪末叶,明廷封授的哈密忠顺王罕慎(畏兀尔人)以及蒙古族的忠顺王陕巴,都是佛教徒。

16世纪初,哈密几乎全盘实现伊斯兰教化,佛教随之退出这一地区。

清朝统一新疆后,佛教又众内地卷土重来,清政府适应佛教徒需要,在哈密和巴里坤广建佛寺。一些高僧法师在各佛寺、会馆驻持,哈密还成立了佛教会,管理佛教事务。清末民初哈密佛教虽然又一度兴盛,但已是强弩之末,接近尾声了。

1949年以后,哈密和巴里坤佛寺的和尚相继去世,佛教会自动解散,佛教寺院陆续被毁,佛教活动终止。

显示全文
哈密休闲娱乐活动 焉耆节日习俗 焉耆日常礼俗 轮台民族风俗 新疆人的待客礼 纳孜库姆和麦西来甫 维吾尔族别致的化妆品 阿勒泰民俗风情活动“恰秀” 阿勒泰民俗风情活动“赛马” 焉耆取名习俗 喀纳斯图瓦人“布吐松”家访 阿瓦提多浪文化 轮台文化活动 罗布泊的罗布人 克孜勒苏“飞马拾银” 维吾尔族的请贴 塔塔尔族生活习俗 阿勒泰那吾热孜节 木垒哈萨克摔跤 焉耆割礼习俗 塔城叼羊大赛活动 昌吉回族服饰习俗 吉克人的传统婚礼 阿瓦提民族节日 若羌县民族构成概况 哈密木卡姆歌词的特色 哈密汉族民俗 阿克苏肉孜节 阿勒泰民俗风情活动“叼羊” 维吾尔族与花的习俗 哈密木卡姆曲调 博尔塔拉那达慕草原节 吐鲁番叼羊大赛 新疆的命名礼 布尔津回族人的生活起居习俗 巴里坤谚语赏析 阿勒泰民俗风情活动“摔跤” 米丽斯麦西来甫 乐出昆仑 吐鲁番沙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