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水乡的符号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蛋家是广东、广西和福建一带一种以船为家的渔民的统称。清初学者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一书中解释说:“诸蛋以艇为家,是曰蛋家。”而根据传统的说法,蛋民所乘的艇像一只鸡蛋对半剖开,上盖以篷,故名“蛋蜓”;主人以艇为家,所以叫作“蛋家”。

蛋家渔港

疍民的生存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南方聚居的民族,商以前为苗、黎族,春秋以后为越族、百越族,岭南称南越族。据此,当年茅岗村民应是南越族的一支。也有专家认为,高要水上居民的旧址,属于一种原始居住文化和别具特色的岭南土著文化,居住在此地的先民,便是“蛋家人”的始祖。蛋家祖祖辈辈浮家泛宅,以水为伴,以舟为家,以渔为业。如今,他们的后代不再继承祖辈的祖业,最后的一批蛋家人没落。找寻他们,不仅为了记录下疍民生存的样本,也为了保留岭南水乡文化一份残存的记忆。在广东南海,北江河畔的平洲北区村,六十多岁的谭大爷站在风中飘摇的扁舟上,“我们这一批人已经成了最后的蛋家,不会有人接过我们手中的桨了。”数百支渔船整齐地排列在小桥的两侧,停泊在一湾五千平方米大小的避风塘内。大闸门将避风塘和北江分隔开,白天渔船就在避风塘内修整,傍晚时分渔民们驾船从闸门出北江捕鱼,在满天星斗之下辛勤劳作,东方泛白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避风塘。蛋家的渔船体积虽小却很有齐全,捕鱼的器具、厨房的生活用具、木板上的草席和被褥、衣物用品等等,不甘寂寞的疍家人甚至还在船内养鸡和狗。蛋家是祖祖辈辈生活在水上的人。在南海的一个渔村里,现在仍有三百人摇着百余条船生活在水上,他们大多是夫妻,年龄在四十岁以上,孩子已经上岸了。蛋家长期与风浪搏斗,险恶的生存环境和独特的谋生手段,使得他们在服饰、饮食、性格、婚俗、宗教等方面都自成一体,有学者称之为“蛋家文化”。“男女自由嫁娶,男人一般在船尾放一盆草,女人放一盆花,以招致媒妁,夫妻多半都为蛋家,也有部分女人嫁到了岸上。”村里的老人邓老伯回忆自己小的时候所见,那时候都是水上迎亲,‘咸水歌’是蛋家一绝。“天马河水波连波,万千小鸟多又多。百年古榕舞婆娑,好听的古仔一箩箩……”蛋家女人的每句歌词差不多都是同一个音调,朗朗上口。“离不开船,离不开水,这就是蛋家人的命”,有蛋家这样比喻,“有的老人家搬进儿子的楼房,可吃、喝、拉、撒都不适应,只能再搬到船上来,这下子才踏实了。”自称蛇种蛇的意象,在中国的南方更加重要。福建省简称“闽”,《说文解字》对“闽”的解释便以蛇的图腾为依据说:“东南越,它(蛇)种,从虫、门声。”。所谓“蛇种”,意谓闽越人以蛇为先祖,反映他们对蛇的图腾崇拜。在相当长时期内,这种崇拜一直存在于闽越族的后裔中。如闽侯蛋家人,直至清末仍“自称蛇种”,并不讳言。他们在宫庙中画塑蛇的形象,定时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条蛇,名叫“木龙”,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见蛇离船而去,则以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带蛋家妇女,发髻上多插着昂首状蛇形银簪,其寓意亦为不忘始祖。12 / 2 页下一页

显示全文
台湾的“母系社会” 中洞苗寨的穴居部落 人生四大礼之开笔礼 西藏的贵族 时光定格的世界 古代天然护肤品 佛光寺“四绝” 木材界的贵族 时光里走来的大理古城 袁家湾老街 一桥隔出两个世界 镇安古寨 侗族高椅古村 云南大理 阆中永安寺 岛城莫介意免费手纸用得快 悠远而神秘的佤族祭祀 哈尼族的分支爱伲人 走进克木人的原始部落 苗族奇特岜沙人镰刀剃头 古人论“知耻” 细数各类“武功秘籍” 老北京的蛊宴 潜规则将“丑小鸭”选为“白天鹅” 蒙古族习俗 惭耻之服 太极星象村的乡土古风 猪八戒曾来过 新加坡青年苦修古文学武 清代贵族之耻 功夫不能承受之重 国际“中文警示”带来的尴尬 古刹里的传说 武术背后的江湖 藏族“活化石” 古代女性的贞洁观 傣族男人节 勇士的节日 泸沽湖摩梭人的阿注婚 土家族的“女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