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是被称作“浓缩华夏耕读文明最后孤本”的千年古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位于风光秀丽的乌江之畔,青山环抱,江水绕流。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建村(937-943),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个村子大都姓董,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董氏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又认唐代宰相董晋是他们的先祖。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流坑董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村内,鳞次栉比的古建筑散发着古朴、恬淡的气质。行走于纵横交织的街巷,不知今夕是何年。流坑古村民居大都有年代可考,其中明万历年间至清乾隆年间的几无缺坏。与它们擦肩而过,有如阅读一本岁月的线装书,书的内容恰似精彩的穿越小说,每一位游人都像书中的角色——或是落魄的书生,或是高中的士人,或是富商巨贾,或是耕者樵夫……形形色色的人们阅尽古村“五百年耕读,五百年农商”的历史。村中有不少历代名人的题字、题匾,它们散落在匾额中、题榜间、楹联上。历史上,流坑董氏文风鼎盛、仕宦如云。村民不懂保值升值,却喜欢收藏,只为保住老祖宗的辉煌。那些本该放进博物馆玻璃柜中的藏品,竟随意地挂在墙上、搁在桌上。当抚去落在藏品上的积尘,你会惊讶地发现,落款竟是某位千古名人的名字,直让人怀疑那是赝品了。对功名的渴求,对耕读之道的张扬,对诗书传家的执著,使流坑的空中宛若萦绕着催生一代代文人名士的“酵母”。所以,村里的建筑不管如何雕梁画栋,看起来都沉稳内敛,有着精致而不繁复、灵动而不张扬、壮观而不奢华的韵味。流坑村民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似乎从未改变过:村中至今还有叮叮当当的铁匠铺、气味浓重的皮匠铺,老人喜欢用古钱币当牌局,各家也有织布机,鸡鸭牛羊当然更是齐备。村中有一条小巷,平时与其他巷子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到了赶集的日子,这条巷子就成了村中的“商业街”,鸡蛋、粮食、器皿、布匹都摆在巷子里进行交易,所有物资都是村民自己生产、制造的——流坑几乎是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阳光晴好的时候,常见一些人蹲在屋檐下边晒太阳边聊天。老人们更会选个没有暗角的地方,摆张藤椅,一坐就是大半天。阳光变了照射角度,他们也跟着挪动椅子,一点点留下岁月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