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二月二会戏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易门县大龙泉“二月二”会戏是汉族民间的传统祭祀、戏曲演出活动。最早记载于清乾隆《易门县志》:“二月二是,军民备牲醴,官诣大龙泉祭祀,宴会、演剧”。旧时易门坝子划分为九个会,各会农田均以大龙泉水灌溉,故会戏均由各会循序独办或联办,周而复始。民国25年(公元1926年),再建大龙泉大寺,由民众推举各乡绅组织成立“易门县龙泉委员会”。该委员会有公田40余亩,故后来即由龙泉委员会请昆明戏班名角来演戏,剧目更加丰富多彩。

二月初一前,所有饮食、服务、土杂百货百货商贾,预先搭好棚子,各就各位开始营业。二月初一下午5时后开锣演戏,称为“踩台戏”,也称“打台戏”。二月初二传为龙王诞辰,当日祭龙,早晨演出“寿戏”,第一场《跳加官》每年必演。接着开始演“正戏”,大都为《八义图》、《三娘教子》、《打红台》,《断桥会》等传统剧目。二月初二至初四三天都是演“正戏”,初五演出称为“扫台戏”。每日演出,男女老幼,穿上新衣,云集大龙泉,周围邻县亦有群众赶来观赏,情景十分热闹壮观。1950年“二月二”会戏,除本县滇剧艺人演出滇剧外,易门县城灯会也第一次登上大龙泉戏台演出花灯节目。此后的大龙泉“二月二”会戏中断了40年之久,古戏台也被毁坏。

1994年在修缮一新的龙泉国家级森林公园中,“二月二”会戏正式恢复活动,改称“戏会”。重建后的戏台高大、宽敞,利于大型文艺团体演出。每年的“二月二”戏会均连演3天6场,邀请玉溪专业剧团及本县业余文艺队联欢演出。每场演出前和结束时均鸣地炮12响,代表一年的12个月,以示隆重、吉祥。

显示全文
共戴马樱花同庆插花节 名目繁多的赕佛与祭佛 招魂与丧葬礼仪 傣族节日 文山壮族 彝族礼仪习俗 香格里拉藏区风情 罗平彝族的“送客菜” 拉祜族民间音乐舞蹈 佤山人头桩 佤族刻木记事 苗族芦笙和芦笙舞 威信牛灯 昭通穆斯林生活 李家山青铜文化 香格里拉的宗教文化 砍牛尾巴 哈尼族习俗 彝族食俗 德昂族服饰 玉溪米线节 玉溪花灯 傣族民间音乐舞蹈 佤族打歌 云南大理鸡足山朝山会 壮族家庭婚姻 布依族的家教 弯扁担木打杵 傈僳族节日 纳西族节日 黄厘和黄敢 万人开赶云南“最牛街” 大理“三月街”开幕 大理绕三灵 金秀瑶族村民以传统习俗庆节日 龙胜红衣节 广西瑶族风俗习惯 丰富多彩的百色民族风情 融水苗族风情 壮族民俗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