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人待客习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永州人民在长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礼节。与外地人的交往间,以及邻里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夫妻妯娌之间等等,都注意讲究礼貌,以礼相待。特别是热情好客,礼貌待客,已成为永州人民的传统习惯与美德。无论节日或者平时,熟人或者生客,路过或者久居,到了永州各地,均有宾至如归之感。主人为尽地主之宜,往往尽其所有,热情招待客人,使客人吃得高兴,住得舒服,过得愉快。即使家境较为贫困的,也要千方百计借钱借米,用以款待客人,而决不在客人面前稍露窘境。

客人一到,主人便会起身相迎,主动让座,递水送茶,问寒问暖。即使客人是路过或办某件事情,并非专程作客,热情的主人也会执意挽留用餐。但是,在坐位、渴酒、用菜等,各地颇多讲究。客人若懂得当地规矩,主人则会更加高兴。

坐 各地习惯大致相同。主人给客人让座时,一般都会将凳椅等擦一下,再搬给客人坐。如果凳、椅有灰未擦,客人不要自己去擦或用口吹灰,否则主人心里就不高兴,认为客人嫌弃他。如遇节日喜庆,酒席座位往往有上席、下席、陪席之分。上席一般在房内神龛一方,有的地方则以靠壁一方为上席,在坪子里摆席,则以北面为上席。客人一般应按主人的安排就座,主人一般都将最尊贵的客人安排在上席。

酒 永州各地农村,绝大多数人家都有自己酿酒的习惯。招待客人,一般都用家酿米酒,一时无酒的,也会借酒或买酒进行招待,有“无酒不成敬意”之说。喝酒时,主人会殷勤地频频劝酒,斟酒之后,把酒壶放在自己旁边,并将壶嘴向着自己。客人开怀畅饮,主人就高兴,否则就会认为你“见外”。但客人不要去拿酒壶,更不要掀开酒壶看酒的多少。如果客人不能再喝了,在主人斟酒时,将手捂住酒杯就行了,或将酒喝干后把杯子放在一边,主人一般不会勉强。

菜 永州各地农村款待客人,往往尽其所有,把最好的菜拿出来。款待客人的菜式,鱼和鸡鸭讲究较多。鱼是各地常见的一道菜。在春节期间,酒席上的鱼象征年年有“余”,多数地方的习惯是只看不吃。有的地方没有鱼,就木或竹雕成鱼形,浇上佐料来代替鱼。不知这一习惯的,往往投箸于鱼,从而闹出笑话,主人心里也不高兴。一般时候,鱼多在酒足之时上桌,客人可照吃不误,但有“鱼到酒止”之说。鸡、鸭也是款待客人的常见菜式。但用鸡、鸭的什么部位招待客人,各地颇多讲究。道县、宁远一带,鸡头俗称“凤冠”,鸭头俗称“龙头”,象征尊贵。招待客人时,鸡鸭之头往往让与客人,表示对客人的极大尊重。如果客人不止一位,则让与客人中的贵客。如果没有生客在场,则让与席中辈分最高或年纪最长者。客人接受主人夹来的鸡、鸭之头,主人就高兴;若不接受,主人则会再三相让。新田、江永、冷水滩区、芝山区一带农村则不然,用以招待贵客的部位是鸡、鸭尾部,俗称鸡屁股、鸭屁股或“鸡翘”、“鸭翘”。他们认为鸡、鸭尾部多肉少骨,是最肥美的部位,从而相沿成习。当地人外出作客,往往也以能吃到鸡、鸭尾部为荣。东安、祁阳一带,则以鸡、鸭胸肌肉及其内脏招待贵客。鸡、鸭之爪、蹼,俗称“抓钱手”,多为主人自己食用。而鸡、鸭之翅膀,象征远走高飞,鹏程万里,多为青年人食用,这些习惯各地基本一样。同时,无论到谁家做客,客人一般不得将菜汤喝光,不得刮食锅贴(俗称焦锅),否则主人会认为客人嫌饭菜不足,挖了自己的“底子”。

显示全文
湖南民族歌舞 湘乡民俗之春节禁忌 侗乡文化一精品――侗戏 湖南人吃米粉 侗族文化 益阳民俗之龙舞 武陵源节庆活动 郴州风土人情 苗侗族斗牛斗马旅游艺术节火爆高安 草鬼婆放蛊 张家界的民风民俗 岳阳节庆活动简介 益阳民俗 凤凰古城传统的节日 岳阳国际龙舟节 侗族风土人情 湘潭民俗之供奉行业祖师 益阳民俗之猫舞 “炎帝陵祭典” 祭祀方式 湖南人的衣着 怀化民俗文化之洪江习俗 “六月六”覃垕晒皮 桃花源风俗以石订亲 湘潭民俗之接忙客 薅草锣鼓 永州习俗 瑶族文化 侗族的三朝盛宴 湘西民俗风情 星城服饰风采 湘潭湘乡民俗之赛龙舟 张家界土家族风情 长沙伏日吃姜的习俗 长沙花鼓戏 湖南民俗六月六 赶边边场 湖南—春节习俗 侗乡鱼俗 洪江与郑板桥 张家界土家姑娘哭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