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乡鱼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城步、绥宁一带侗乡,家家少不了在宅旁或村边开有一口小塘,养有逗人喜爱的鲤鱼、草鱼等,在那“刮五风”和“割尾巴”的年代,户户养鱼的习俗也没被“刮”掉、“割”掉。为啥侗家人这么喜欢鱼呢?相传侗族的祖先是古越人的一支,住在海边靠鱼谋生,永不忘鱼的养育之恩,对鱼神十分崇敬,因而祖辈辈爱鱼养鱼,沿袭至今。侗家人养鱼有严密的规矩,他们在合款的大、小款里都有规定,凡偷盗鱼者,轻者要被九钟提罩,重者处以死刑。因此至今无人敢盗池鱼,故户户放心养鱼。并有许多有趣的鱼俗。

请客席上必有鱼

好客的侗家,客人来了,席上必须有鱼。通常吃的是香气 四溢的腌鱼,每年腊月,将草鱼或鲤鱼从塘里捉上来,破去内脏,擦上食盐,风干水气,然后切成小块,洒上研碎的红米粉,放进坛子腌好,能保存一两年。来了客人炒上腌鱼,风味别具一格。有时也从塘里弄几条跳蹦蹦的鲜鱼招待客人。如果席上无鱼,便被视为看不起人。

婚丧喜事必鲤鱼

侗家办喜事,离不开鲤鱼,据说鲤鱼是表示礼节。男方到女家定亲和迎亲,要送一对或几对鲤鱼,鲤鱼越大越讨对方喜欢。来贺礼的人也要送鲤鱼,表示新婚夫妇早生贵子跳龙门。相传鲤鱼跳上龙门即成龙,含有望子成龙之意。办理丧事也必须以鲤鱼为祭品,老人临终时,要用腌鱼送终。灵前必须供有大鲤鱼,以表示对亡者的尊敬与祭奠。为死者吊孝也要活鲤鱼,寓意死者的灵魂骑鲤鱼登仙境。

大年初一必吃鱼

侗家的大年初一早餐,户户都要吃鱼,预兆新一年喜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鱼)钱余(鱼)粮。食鱼必由长辈先尝,然后依辈吃,年龄小的最后吃,必须入人都吃到。倘若哪个顽皮小孩不吃鱼,全家人都会为此感到不高兴。

认族必知鱼诀奥

侗家认族或认亲,先得问对方知不知“一脚踩三鲤”的传说。如果答得对,认你为同族亲人;如果答不出,便被认为其中有诈。那何谓“一脚踩三鲤”呢?还得从唐末宋初侗族的祖先“飞山蛮”鲤鱼共头的图腾说起,这是侗族祖先为表达不忘鱼的养育之恩和对鱼神的尊敬,以及象征本民族团结所定的图腾。侗家后裔,把这个图腾画在或雕刻在庙堂、鼓楼和住房等建筑物上,绣在枕头被单或背袋上,特别是刻在每座风雨桥头铺路的青石板上,行人踏桥进村,谁个不“一脚踩三鲤”呢,若不知其中的奥决,就不会认你为亲人。

显示全文
湖南—春节习俗 赶边边场 湖南民俗六月六 长沙花鼓戏 长沙伏日吃姜的习俗 张家界土家族风情 湘潭湘乡民俗之赛龙舟 星城服饰风采 湘西民俗风情 侗族的三朝盛宴 瑶族文化 永州习俗 薅草锣鼓 湘潭民俗之接忙客 桃花源风俗以石订亲 “六月六”覃垕晒皮 怀化民俗文化之洪江习俗 永州人待客习俗 湖南民族歌舞 湘乡民俗之春节禁忌 洪江与郑板桥 张家界土家姑娘哭嫁习俗 新婚夜炒油茶 湖南人的待客礼俗 湘南立夏吃蛋习俗 凤凰土语 通道侗乡――村寨习俗 梯玛神歌 “炎帝陵祭典”官方祭祀 湖南喝凉药茶习俗 常德花鼓戏 桃花源古人遗风 常德民俗亭子灯 洪江楚南文化 通道侗乡习俗――布鞋传情 桃花源端午祭屈原 侗族奇特的退婚形式――抢鸡头 石门风俗 洪江习俗 抚州寿庆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