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蒲菜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蒲菜

蒲菜为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又名香蒲、甘蒲、蒲笋、蒲芽、蒲白、蒲儿根、蒲儿菜等,“老济南”则称之为蒲草。它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上,就有不少关于蒲的记载,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陈风·泽陂》)、“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大雅·韩奕)……这都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将竹笋和蒲菜视作上好的蔬菜了。西汉汉赋大家枚乘在《七发》中,为晋太子开列了一系列菜单,其中就有一道“刍牛之瘦,菜以笋蒲”的名菜,即用小牛的瘦肉,与竹笋、蒲菜一同烹煮,那味道鲜美无比。北魏时山东寿光籍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蒲根菜,《周礼》以为菹,谓蒲始生,取其中心入地者蒻,大如匕柄,正白,生啖之,甘脆。”他认为蒲菜生熟食之皆美。明人王世懋在《瓜蔬疏》中也说:“蒲笋、芦笋皆佳味,而蒲笋尤佳。”对蒲笋之美作了充分肯定。

济南有水面广阔的大明湖和众多的湾塘,水清土肥,这为蒲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自古以来蒲菜便成为济南的特产,被誉为“美蔬”。清代济南乡贤王贤仪在其《辙环杂录》中写道:

“历下有四美蔬,春前新韭,秋晚寒菘,夏蒲茭根,冬畦苔菜。”民国初年出版的《济南快览》中也说:“大明湖之蒲菜,其形似茭,其味似笋,遍植湖中,为北数省植物菜类之珍品。”这可谓对济南蒲菜的最高评价。济南人有此天赐的“珍品”,固然喜之爱之,用它做成种种美味佳肴,如锅塌蒲菜、虾子炒蒲菜、蒲菜炒肉、奶汤蒲菜等都以其特殊的鲜美,特有的风味,让人百食不厌,回味无穷。尤其用奶汤和蒲菜烹制成的“奶汤蒲菜”,脆嫩鲜香,清淡味美,素有“济南汤菜之冠”的美誉,早在明清时期便极有名气,至今盛名犹存。来济南旅游的人,无不对这道菜慕名品尝。上世纪30年代,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曾在济南作短暂逗留,对济南蒲菜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文章中写道:“只有莲蓬、蒲菜的味道,的确还鲜。”青少年时期曾在济南求学的著名诗人臧克家也曾深情地回忆说:“逛过大明湖的游客,往往到岸上的一家饭馆里去吃饭。馆子不大,但有一样菜颇有名,这就是:蒲菜炒肉。济南的烤整猪,蒲菜炒肉,我都尝过,至今皆有美好的回忆。写到家乡的菜,心里另有一种情味,我的心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

蒲菜不但可以做成美味佳肴,也可成为普通百姓喜爱的“大众食品”。如老济南人都熟悉的“老牛筋”、“面疙瘩”,就是蒲菜制成的特色食物。对济南掌故颇为熟悉的秦若轼先生曾对这两种食物做过专门介绍。他在文章中提到,“老牛筋”是蒲菜地下根块上长的根须,形状像一根白色的手指粗细的鞭子,拉不断,嚼不烂,就像牛筋似的。将它放进嘴里咀嚼,咽下汁肉,吐出坚韧的残渣,其味甜中微苦,清凉爽口,深受孩子们欢迎。“面疙瘩”为蒲菜的地下块茎,深棕色,外面长着短短的毛须,将其蒸熟后可食。过去济南有专门做“面疙瘩”卖的。店主将蒲菜的叶茎剪去,留下带毛须的块茎。将块茎上的滓泥洗净,然后上锅蒸熟,即成“面疙瘩”。将蒸熟的“面疙瘩”放进竹篮里,便沿街叫卖。顾客买好后,卖者便用一把短把的小镰刀,将卖出去的“面疙瘩”厚实的外皮削去,并从中间切开,交给买主。削去皮的“面疙瘩”其色雪白,又甜又面。再蘸上白糖吃,其味赛过栗子。

除食用外,蒲菜还有多种用途。它的花形似一根海绵棍子,俗称蒲棒,过去没有蚊香时,人们常用点燃晒干的蒲棒来驱蚊,效果颇佳。晒干的蒲叶还可以编织成凉席、蒲包、蒲鞋等生活用品。此外,蒲菜还具有清热凉血、利水消肿等功效,可用它治疗孕妇劳热、胎动下血、口疮、热痢、淋病、水肿等多种疾病。

正因为蒲菜用途广泛,所以过去大明湖等地方广为种植。湖民们划着小船,初夏到湖中采挖嫩蒲,深秋到湖中收割蒲草。满载丰收和欢乐的小船往来穿梭于湖上,跟采莲船一样,也成为大明湖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显示全文
八大菜系之湘菜 西瓜本来叫“寒瓜” 桂花与桂花酒 沱郎造酒的故事 素酒和男梅 晋商携“汾”走天涯 茶叶入膳好味道 南北“说”面条 大同古镇游记 浙江龙泉举行剑祖欧冶子公祭大典 鼓的分类 笛和箫有什么区别 板胡分为哪几类 锣的历史是怎样的 怀着一颗宁静的心行走南太湖 走马观台北 行走在阴阳八卦诸葛村 西藏寺院建筑 西汉宫廷音乐家李延年 山东曲艺之鼓 为什么素食要以仿荤食来取名 狮子头的由来 秦王破阵乐 抹茶文化你知多少 中国著名的裸浴风俗 击筑能手高渐离 杨过发现秘籍的地方 中国首座民间“文革”博物馆诞生记 大红袍为什么“红” “功夫老人”带徒重育德 源于古代猎弓的乐器 新疆手抓肉 古镇里的菊花宴 “菊城”小榄 笛子的种类 吃的是一种情怀 神秘的木里藏戏舞蹈 谁坐枕头谁当家 丝绸路上的压缩饼干 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