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的历史是怎样的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西南的百濮人和江南的百越人,就以金属冶炼而著称。锣是古代濮族人民和壮族先民骆越部族最早使用的乐器之一。云南是中国古代铜鼓的发祥地,在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铜鼓中,有的鼓面正中受击处呈半球形隆起,和现今的十分相像,这是一种原始形制的锣,锣面上有舞蹈图,边沿有一铜环。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也保存着许多骆越人集合鸣锣的珍贵形象资料。

1978年,从广西贵县(秦汉时称布山县)罗泊 湾一号 墓,还曾出土了一面西汉初期的百越铜锣,该锣近圆形,锣面横径32.1厘米 、纵径33.4厘米,锣脐直径22厘米,锣边铸有拱线纹一道,拱弦上系了三个等距的活环,锣面上刻铭文“布”字。这是中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铜锣实物。可见,锣在 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秦汉以后,随着民族间的交往,铜锣逐渐向内地流传,公元6世纪前期方至中原,但见于记 载较晚。《旧唐书·音乐志》在“铜拔”条中有:“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西戌及南蛮。… …南蛮国大者圆数尺,……”这圆之数尺的“铜盘”,是锣见之于文字的最早记载。北宋陈在《乐书》中提及铜锣在中原出现时说:“后魏自宣武以后,始好胡音。洎于迁都,…… 打沙锣。”时当公元515年之后,将敲击一种小锣称作打沙锣。古代,锣常用于礼仪和战争 ,曾称为“金”。故有“鸣锣开道”和“鸣金收兵”之说。到了宋代,锣在民间音乐形式“ 鼓板”中被应用。

元代,除各少数民族的迎赛神社常常鸣锣外,它还是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兰采和杂剧》中就有:“持着些……锣、板和鼓……”之句。在《元史·礼乐志》中开始载有云(即今之云锣),并记述了其形制和演奏方法,它除在宫廷宴乐使用外,也在民间流行,充分说明 当时锣的制造和演奏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元代以后,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为锣的运用开辟 了广阔的天地。明、清以来,各种形制的锣广泛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鼓吹乐、吹 打乐、锣鼓乐中。

锣在昆曲伴奏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当时戏曲 歌舞中就用 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我国的大锣还西传欧洲,在1791年,法国作曲家戈赛克开 始将大锣用于管弦乐作品中。在中国广大城乡,锣还曾是肩担贸易小贩和耍猴者沿街招揽生 意的工具,以锣的特有音调代替叫卖、称之为“唤头”。20世纪以来,锣已被各少数民族和 汉族广泛用于民间娱乐、节庆活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参加各种乐队演奏。

显示全文
怀着一颗宁静的心行走南太湖 走马观台北 行走在阴阳八卦诸葛村 西藏寺院建筑 西汉宫廷音乐家李延年 山东曲艺之鼓 安溪铁观音 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源于美丽的爱情 茶与神农 茶的起源说 东坡提梁壶的传说 八大菜系之浙菜 西湖醋鱼 绍兴霉干菜焖肉 周总理用来款待尼克松 八大菜系之徽菜 鱼香肉丝的来历 西湖莼菜汤 黄瓜是绿色为什么叫黄瓜 板胡分为哪几类 笛和箫有什么区别 鼓的分类 浙江龙泉举行剑祖欧冶子公祭大典 大同古镇游记 南北“说”面条 茶叶入膳好味道 晋商携“汾”走天涯 素酒和男梅 沱郎造酒的故事 桂花与桂花酒 西瓜本来叫“寒瓜” 八大菜系之湘菜 济南的蒲菜 为什么素食要以仿荤食来取名 狮子头的由来 秦王破阵乐 抹茶文化你知多少 中国著名的裸浴风俗 击筑能手高渐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