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艺之鼓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山东大鼓(网络)

山东曲艺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享有书山曲海之美誉,为全国民间说唱艺术较为兴盛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曲艺中的鼓就有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八角鼓、山东渔鼓、东路大鼓、西河大鼓(含阳信木板大鼓)等。

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 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以菏泽为中心的广大鲁、苏、豫地区。原称犁铧大鼓,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自《老残游记》之后,始谐音美其称为“梨花大鼓”。后逐渐发展为有板式变化的成套唱腔、敲击矮脚鼓和特制的半月形梨花片并有三弦伴奏的说唱表演形式。梨花大鼓风格朴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山东大鼓抒情交融。

胶东大鼓是流行于胶东半岛上的一种鼓曲形式,该曲种产生已有250年左右的历史。开始时为盲人所创,早年的演唱者都是说书兼算卦,到了清嘉庆之后,才结合“靠山调”慢慢发展成早期大鼓的曲调,后吸收东路大鼓、莱阳弹词、茂腔等唱腔曲调,得到新的发展。胶东大鼓在胶东民间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丰富多彩的胶东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

山东渔鼓系源于唐代道曲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南宋始用渔鼓简板伴奏,元明以来流传很广,与各流行地区民间俗曲相结合形成各自不同的曲调。演唱内容以历史传统与民间故事为主,宗教色彩日渐淡薄。因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渔鼓”,流行于山东境内的统称“山东渔鼓”。渔鼓演出形式简单,用渔鼓、简板伴奏,唱白自由,语言通俗,曲调适于述说,几近吟诵。

东路大鼓亦名“老东口”,在山东东部农村小唱基础上,受茂腔等地方戏曲影响,逐渐演化而成。清末,因其久已流行的梨花大鼓相对称,而叫做“东路大鼓”。其演唱形式一般采用大鼓和钢板伴奏,演唱者边击鼓、板,边说唱,唱词为韵文,兼以散文念白,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东路大鼓的曲调刚健有力、活泼流畅,语言通俗质朴,深受群众喜爱,故当时以说书为业的民间艺人数不胜数。

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山东等地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也有少数演员专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有弦子书和木板大鼓两种演出形式。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演员自击木板和书鼓说唱。后来,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档演出,形成以鼓、 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

显示全文
安溪铁观音 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源于美丽的爱情 茶与神农 茶的起源说 东坡提梁壶的传说 八大菜系之浙菜 西湖醋鱼 绍兴霉干菜焖肉 周总理用来款待尼克松 八大菜系之徽菜 鱼香肉丝的来历 西湖莼菜汤 黄瓜是绿色为什么叫黄瓜 西湖东坡鱼 凄美的爱情悲剧 昭君的叹息 四川理县欢庆羌族新年 甘肃酒泉的由来 酿酒的起源 西汉宫廷音乐家李延年 西藏寺院建筑 行走在阴阳八卦诸葛村 走马观台北 怀着一颗宁静的心行走南太湖 锣的历史是怎样的 板胡分为哪几类 笛和箫有什么区别 鼓的分类 浙江龙泉举行剑祖欧冶子公祭大典 大同古镇游记 南北“说”面条 茶叶入膳好味道 晋商携“汾”走天涯 素酒和男梅 沱郎造酒的故事 桂花与桂花酒 西瓜本来叫“寒瓜” 八大菜系之湘菜 济南的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