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花馔习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鲜花,餐风饮露,汲日月精华,除观赏之外,还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馐佳肴。自古以来,食用鲜花的记载史不绝书,代不乏人。

以花为美食,在我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在说明诗人品性高洁之外,也间接反映战国末期已见食用花卉的端倪。汉武帝时,宫中每到重阳必饮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

汉魏时期酿制菊花酒的方法已有简述。据《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晋代陶渊明爱菊成癖,有一次,他痴坐菊花丛中,忽见江州刺史王弘送来美酒,他便将菊花充作佳肴下酒,从此成为古今美谈。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菊花酒是盛行的健身饮料。此俗自汉时宫廷传入民间,相沿成习至今。

鲜花可食之风更是盛行于唐代。据《隋唐佳话录》记载:武则天于花朝日(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游园赏花,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成百花糕分赐臣下。她本人十分喜欢松花,爱吃一种用松花制成的糕点。武则天之后,鲜花入馔之风日盛,并相继出现《山家清供》、《养余月全》等记述烹调鲜花的“花馔谱”。

唐以后,一些文人雅士把食花看作是一种情趣高雅的生活享受,留下许多“秀色可餐”的佳话。宋代苏东坡喜用松花制作食品。如《酒小史》中载:苏东坡守定州时于曲阳得松花酒,他将松花、槐花、杏花入饭共蒸,密封数日后得酒。并挥毫歌咏,作了《松醪赋》:“一斤松花不可少,八橭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齐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道出了松花的美颜功能。

清朝慈禧为美颜养身,常以鲜花为食。每年六月之后,在荷花盛开的季节,待红日跃出地平线,荷花开放后,慈禧令宫女们采摘最完整、妖艳的荷花带回御膳房,将肥壮的花瓣浸在鸡蛋、鸡汤调好的淀粉糊里,再炸至金黄酥脆作为点心。她还将玫瑰花捣烂,拌以红糖,经过特殊的配料加工,制成一种花酱,涂在面食点心上,食后齿颊留香。由于慈禧太后常用鲜花提取精萃,用于美容、美发、润肤,她的肤发老而不衰。

古人对花馔何以如此嗜好?囿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他们也许不明就里。近年来,科学家们对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后发现,花卉含有16至22种氨基酸及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并含有维生素A、B、C以及铁、镁、钾、锌等微量元素,还含有抗菌和抗病毒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和保健功能,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如菊花能安肠胃、利血气;金银花清热解毒、养血止渴;茉莉花生发养肌;梨花清热化痰;栀子花清肺凉血;玫瑰花活血理气,驻人容颜;芍药花能行血中气;月季花能消肿疗疮。由此看来,古人食花习俗确有其道理。

显示全文
壮族“抛绣球” 节日的形态与灵魂 苗族鼓藏节 “清明节”里不可忽略的饮食文化 清明节来历及计算方法 清明节的春游活动 西餐用餐饮食礼仪 广西苗乡“烧鱼节” 黔东北土家族的傩堂戏文化 漳州沙坂村续百年习武风 宋江九洲八卦阵欲申省级非遗 泰国的商务礼俗 中国传统礼仪 神秘的湘西风情 农历“三月三”探寻福建畲乡民俗记忆 长沙上演古城墙“拆”与“保”攻防战 西安举行“上巳节”庆典 千名女子共行成人礼 广西邕宁斑鸠舞 阜阳火把节 瑶寨祭“神树” 佤族木鼓节 绵延两千余年清明节前必吃的馓子 道情皮影 专家质疑泉州蔡氏古民居遭“破坏性保护” 泌阳县盘古山系列传说 八万大藏经版存放地 韩国陕川海印寺 仡佬人和牛王的传奇 少数民族的饮酒风俗 江西一村寨村民姓氏“生熊死黄” 藏族的主要食品与进餐礼仪 土族“抢婚”习俗 塔塔尔族节日—撒班节 维吾尔族婚俗 泉州妙云街华侨李清纶百年故居 南派木刻年画的最后传人 龙舟的简介制作与各地风俗 太湖碧螺“吓人香” 苗族的跳花节 制药法将失传